2025 医院卫生院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完整版).docx
《2025 医院卫生院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 医院卫生院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完整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5医院卫生院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完整版)一、总则(一)目的为系统构建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体系,实现对疫情的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辖区居民生命健康,维护基层公共卫生安全,特制定本预案。(二)工作原则1 .源头阻断:聚焦蚊虫孳生的核心环节,将环境治理作为预防工作的核心抓手,通过常态化清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从根本上减少蚊虫滋生条件。2 .分级响应:根据疫情规模、传播速度等因素,建立四级响应机制(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对应不同的处置力度和资源调配方式。3 .人文防控:在防控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防护指导和医疗服务,
2、避免因防控措施对居民生活造成过度影响。4 .智慧联动:运用大数据技术整合辖区人口流动、环境监测等信息,搭建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疫情防控的精准化和高效化。(三)编制依据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细则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规范及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结合本卫生院历年疫情处置经验和辖区地理环境特点编制。(四)适用范围覆盖卫生院所有诊疗区域、辖区内行政村(社区)、各类企事业单位、学校及临时聚集场所(如集市、庙会等)的疫情防控工作。二、组织管理(一)应急指挥中心由院长任总指挥,分管副院长任常务副总指挥,成员涵盖行政、医疗、公卫等科室负责人。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负责
3、日常指令传达、信息汇总及跨部门沟通,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二)医疗救治专班细化为诊断组、治疗组、护理组。诊断组由经验丰富的内科医师组成,负责病例的鉴别诊断;治疗组针对轻症、重症患者分别制定标准化治疗路径;护理组专注于隔离病房护理及院感防控,每班次配备2名专职院感监督员。(三)疫情防控专班划分监测组、流调组、消杀组。监测组实行“分片包联”制度,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监测联络员;流调组采用“1+N”模式(1名骨干医师带领N名村医)开展调查;消杀组按区域划分责任区,配备便携式消杀设备和应急消杀队伍。(四)后勤保障专班新增设备维护组,负责消杀器械、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应急维修;设立物资储备库A、B两区,
4、A区存放常规物资,B区储备应急增量物资,实行“双线补给”机制(自主采购+上级调拨)。(五)宣传引导专班细分内容创作组和传播推广组。内容创作组根据不同季节、人群特点设计宣传素材;传播推广组建立“卫生院-村卫生室-村民微信群”三级传播网络,确保信息覆盖每个家庭。三、监测与预警(一)监测内容1 .病例监测:建立“症状监测哨点”,在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设置监测岗,对出现发热伴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者实行“首诊登记-转诊跟踪”闭环管理,每周汇总哨点数据。2 .蚊媒监测:增设“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孑X阳性率”三维监测指标,对废品回收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实行每周2次监测,普通区域每周1次。3 .气象关联监测:
5、记录辖区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气象数据,分析其与蚊媒密度变化的关联性,提前72小时发布蚊虫活跃预警。(二)监测方法1 .病例监测:开发简易症状自查小程序,居民可在线填报健康状况,系统自动筛选高风险人群并推送至属地村医。2 .蚊媒监测:在监测点安装智能蚊情监测设备,实时传输蚊虫数量、种类等数据,与人工监测数据交叉验证。3 .环境监测:采用“无人机巡查+地面排查”结合方式,对大面积水域、隐蔽角落进行全覆盖检查,每月生成环境风险热力图。(三)预警机制1 .蓝色预警:单村布雷图指数25,或出现1例输入性疑似病例。2 .黄色预警:单村布雷图指数210,或同一行政村出现2例及以上散发病例。3 .橙色预警: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医院卫生院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完整版 医院 卫生院 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 预案 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