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杭州市余杭区期末测试卷三年级(上册)科学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把水涂在手背上,等待一会儿手会变干,这是因为手吸收了水。()【答案】X【解析】【详解】手背上的水会变干是因为水分蒸发到空气中,而不是被手吸收。水分蒸发是物理过程,与手的吸收能力无关。2 .做“水结冰”实验时,为了让水快点结冰,可以选细一些的试管。()【答案】【解析】【详解】做“水结冰”实验时,在试管外的碎冰里面加食盐,主要是因为让试管外的温度更低。因为在冰上撒盐,冰会在零度以下就融化,并把试管中水的热量带走,使水在更短的时间内温度降低到零度以下,并结成冰。为了让水快点结冰,可以选细一些的试管,题目说法是正确的。3
2、 .把木材加工成为桌椅,改变的是形状、大小等因素,木材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答案】【解析】【详解】题目中描述的是一个物理变化的过程。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物理性质(如形状、大小、状态等)会发生改变,但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把木材加工成为桌椅仅仅是改变了其物理形状,并没有改变木材的化学性质,所以答案是正确的。4 .寒冷的冬天,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过一段时间,结冰的衣服又会慢慢变干。在这个过程中,水从液态变成固态,又变成气态。()【答案】【解析】【详解】在寒冷的冬天,衣服中的水在低温环境下会先由液态变成固态,即结成冰。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逐渐升高或者由于空气的蒸发作用,冰逐渐升
3、华为水蒸气,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因此,这个过程中,水经历了液态一固态一气态的变化。5 .液态的水只要受冷,一定会变成固态的冰。()【答案】【解析】【详解】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才开始结冰。6 .水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答案】X【解析】【详解】水是液体,液体具有流动性,其形状不固定,会根据容器的形状而改变。水蒸气是气体,气体同样不具有固定的形状,会充满整个空间。因此,水和水蒸气均没有固定的形状。7 .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含有沙的食盐,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浓盐水分离成盐和水。()【答案】【解析】【详解】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要学会分离混合物。分离食盐和沙,利用食盐在水中
4、溶解,而沙不溶解的性质,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用滤布(或滤纸)过滤,把沙子分离出来。利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盐水可以加热分离,食盐不会随着水分一块蒸发,从而能分离盐水中的食盐与水,留下了晶体盐。题目说法错误。8 .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很轻的特点。()【答案】【解析】【详解】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无固定形状,而不是空气很轻。9 .孔明灯升空后灯内空气变冷下降,容易引发火灾,所以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答案】【解析】【详解】空气受热体积膨
5、胀、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孔明灯等都是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很多地方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燃放孔明灯会飘到危险的地方,引发火灾,存在火灾隐患。10 .空气无色无味透明,但我们可以借助烟雾、风车、红旗的变化,感受到空气的存在。()【答案】【解析】【详解】空气虽然无色无味且透明,但通过观察烟雾的流动、风车的转动以及红旗的飘动,能够感知到空气的流动和存在,因此题目中关于感受空气存在的描述是正确的。11 .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成分最多的是氧气。()【答案】X【解析】【详解】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主要是氮气和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因此,空气中成分
6、最多的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12 .在乌鸦喝水的故事里,乌鸦将许多小石子放入瓶中,水面就升高了,这是利用了小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的原理。()【答案】【解析】【详解】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够占据空间。“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衔来石块放入水中,随着石子的增多,水慢慢升高,直到喝到水,说明石子能够占据了水空间。题目说法正确。13 .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就生活在大气圈中。()【答案】【解析】【详解】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
7、的自然现象。14 .气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气温的。()【答案】【解析】【详解】气温计通常是指液体温度计,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中常用的液体是水银或酒精,当温度升高时,液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液位上升;温度下降时,液体冷却收缩,体积缩小,液位下降。这一变化可以通过刻度读出温度值。因此,气温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气温。15 .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气温在中午12时左右出现,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答案】【解析】【详解】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2023 2024 学年 浙江省 杭州市 余杭区教科版 三年级 上册 期末考试 科学 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1wenmi.com/doc/136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