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

    • 资源ID:1364370       资源大小:96.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

    杭州市余杭区期末测试卷三年级(上册)科学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把水涂在手背上,等待一会儿手会变干,这是因为手吸收了水。()【答案】X【解析】【详解】手背上的水会变干是因为水分蒸发到空气中,而不是被手吸收。水分蒸发是物理过程,与手的吸收能力无关。2 .做“水结冰”实验时,为了让水快点结冰,可以选细一些的试管。()【答案】【解析】【详解】做“水结冰”实验时,在试管外的碎冰里面加食盐,主要是因为让试管外的温度更低。因为在冰上撒盐,冰会在零度以下就融化,并把试管中水的热量带走,使水在更短的时间内温度降低到零度以下,并结成冰。为了让水快点结冰,可以选细一些的试管,题目说法是正确的。3 .把木材加工成为桌椅,改变的是形状、大小等因素,木材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答案】【解析】【详解】题目中描述的是一个物理变化的过程。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物理性质(如形状、大小、状态等)会发生改变,但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把木材加工成为桌椅仅仅是改变了其物理形状,并没有改变木材的化学性质,所以答案是正确的。4 .寒冷的冬天,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过一段时间,结冰的衣服又会慢慢变干。在这个过程中,水从液态变成固态,又变成气态。()【答案】【解析】【详解】在寒冷的冬天,衣服中的水在低温环境下会先由液态变成固态,即结成冰。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逐渐升高或者由于空气的蒸发作用,冰逐渐升华为水蒸气,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因此,这个过程中,水经历了液态一固态一气态的变化。5 .液态的水只要受冷,一定会变成固态的冰。()【答案】×【解析】【详解】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才开始结冰。6 .水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答案】X【解析】【详解】水是液体,液体具有流动性,其形状不固定,会根据容器的形状而改变。水蒸气是气体,气体同样不具有固定的形状,会充满整个空间。因此,水和水蒸气均没有固定的形状。7 .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含有沙的食盐,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浓盐水分离成盐和水。()【答案】×【解析】【详解】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要学会分离混合物。分离食盐和沙,利用食盐在水中溶解,而沙不溶解的性质,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用滤布(或滤纸)过滤,把沙子分离出来。利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盐水可以加热分离,食盐不会随着水分一块蒸发,从而能分离盐水中的食盐与水,留下了晶体盐。题目说法错误。8 .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很轻的特点。()【答案】×【解析】【详解】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无固定形状,而不是空气很轻。9 .孔明灯升空后灯内空气变冷下降,容易引发火灾,所以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答案】【解析】【详解】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孔明灯等都是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很多地方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燃放孔明灯会飘到危险的地方,引发火灾,存在火灾隐患。10 .空气无色无味透明,但我们可以借助烟雾、风车、红旗的变化,感受到空气的存在。()【答案】【解析】【详解】空气虽然无色无味且透明,但通过观察烟雾的流动、风车的转动以及红旗的飘动,能够感知到空气的流动和存在,因此题目中关于感受空气存在的描述是正确的。11 .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成分最多的是氧气。()【答案】X【解析】【详解】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主要是氮气和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因此,空气中成分最多的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12 .在乌鸦喝水的故事里,乌鸦将许多小石子放入瓶中,水面就升高了,这是利用了小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的原理。()【答案】【解析】【详解】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够占据空间。“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衔来石块放入水中,随着石子的增多,水慢慢升高,直到喝到水,说明石子能够占据了水空间。题目说法正确。13 .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就生活在大气圈中。()【答案】【解析】【详解】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14 .气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气温的。()【答案】【解析】【详解】气温计通常是指液体温度计,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中常用的液体是水银或酒精,当温度升高时,液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液位上升;温度下降时,液体冷却收缩,体积缩小,液位下降。这一变化可以通过刻度读出温度值。因此,气温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气温。15 .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气温在中午12时左右出现,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答案】×【解析】【详解】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16 .雪是降水的形式之一,下雪结束后可以读取雨量器里雪的高度,作为降水量。()【答案】×【解析】【详解】雨量器是用于测量液态降水(如雨水)量的仪器,通常无法直接测量固态降水(如雪)。雪的密度与形式会影响其体积,因而不能简单地通过雪在雨量器中的高度来准确反映降水量。测量雪的降水量需要经过融化转换为液体后才能记录正确的降水量。17 .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答案】【解析】【详解】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18 .最早的温度计是在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答案】【解析】【详解】世界上最早的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于1593年发明的,他的第一只温度计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时先给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带颜色的液体就顺着玻璃管升上去,这样就做成了一个温度计,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19 .当我们看到烟柱直冲天,可以判断当时的风速为1级风。()【答案】×【解析】【详解】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轻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当我们看到烟柱直冲天,可以判断当时的风速为O级。20 .小明观察到红旗往南飘,判断此时是南风。()【答案】×【解析】【详解】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是通过基本方向或方位度来了解,自然界中观测风一般用8个方向。风向和红旗飘向的方向相反,所以小明观察到红旗往南飘,说明此时刮的是北风。题目说法错误。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21 .小明做“水沸腾”实验时应选择测量范围为()的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A.35oC42°CB.-10oC102°CC.-40oC50°C【答案】B【解析】【详解】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水的沸点是100,所以测量水温时,应选择测量范围为一10°C102。C的温度计。22 .冬天,水管外包稻草、棉花的原因是()oA.防冻破B.防撞击C.美观【答案】A【解析】【详解】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冬季会给室外的水管包上稻草、棉花,以防水因结冰体积变大而导致水管撑裂。故选A。23 .因为需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加热,所以酒精灯灯芯不能离石棉网太近。A.外焰B.内焰C.焰心【答案】A【解析】【详解】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焰心、内焰和外焰。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在需要热效应时,使用加热物体处于外焰部分。所以,酒精灯灯芯不应离石棉网太近,以便能够使用外焰来加热。故选:A24 .在“水结冰”和“冰融化”的实验中,我们都在试管外壁套了一个橡皮筋,它的作用是()。A.便于标注试管放入烧杯中的位置B.便于固定试管C.便于观察水柱和冰柱的高度【答案】C【解析】【详解】在“水结冰”和“冰融化”的实验中,我们都在试管外壁套了一个橡皮筋,它橡皮筋的位置就是液面原本的位置,可以方便地观察水柱和冰柱的高度。25 .在做“水结冰”实验时,小红组将食盐加入到了试管中(盐水结冰的温度在一10左右),那么可以推测试管内的盐水()oA.再过一段时间是可以结冰的B.无论过多久都无法结冰C.再过一段时间会出现一些冰晶,但不能完全结冰【答案】B【解析】【详解】加入食盐后,盐水的结冰点低于纯水的结冰点,通常在-I(TC左右。由于环境温度无法达到盐水结冰的温度,所以无论过多久都无法结冰。26 .如图所示,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小明想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2A.向管吹气B.向管吹气C.向任意一管吹气都不可以【答案】B【解析】【详解】空气会流动,空气占据空间;从B管向里面吹气,瓶内空气增加,占据空间增加,就会把水压入A管中,从A管流出。27 .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两种变化有着本质上不同的是()oA.纸燃烧B.面包发霉C.用橡皮泥做各种小动物【答案】C【解析】【详解】A、B项都是化学变化,因为纸燃烧和面包发霉中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C项为物理变化,因为用橡皮泥做各种小动物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C项与其他两项本质上不同。28 .小晨、小璐、小宇三人分别做了“水沸腾”实验,并画出了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画的正确的是()o小晨小鹏小宇【答案】B【解析】【详解】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气泡,越往上越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所以B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故选:B29 .把干燥的土块放入水中,能说明土块中有空气的是()oA.土块散开了B.水中有气泡冒出C.水变浑浊了【答案】B【解析】【详解】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把一块干燥的泥土轻轻放入水中会发现土块中有气泡冒出来,说明泥土中有空气。30 .搅拌真的可以加快溶解吗?可以选择下列()组材料,来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A号m热水热水【答案】A【解析】【详解】选项A的两组材料中,水温相同,只有搅拌状态不同,适合用来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选择搅拌和不搅拌两种状态来比较溶解速度。而B和C涉及水温的变化,不适合用于只研究搅拌的影响。31 .在做“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时,要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科学的方法是()oA.1勺1勺地加B.1克1克地加C.10克10克地加【答案】B【解析】【详解】实验中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需要逐渐增加溶质,并精确测量,1克1克地加食盐能够更好地掌握溶解度的变化并确保数据的精确性。1勺1勺地加和10克10克地加不够精确,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32 .如果冰箱冷藏室温度是4,放在里面的水()oA.会结冰B.不会结冰C.一部分结冰【答案】B【解析】【详解】当环境温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