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整治中“底数不清”的表现形式及整治措施.docx
《农村集体“三资”整治中“底数不清”的表现形式及整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集体“三资”整治中“底数不清”的表现形式及整治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农村集体“三资”整治中“底数不清”的表现形式及整治措施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但在实际管理中,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普遍存在“底数不清”的情况。以下是其表现形式及相应的整治措施:一、“底数不清”的主要表现形式(一)资金管理方面1 .账目混乱:部分村集体财务账目不规范,存在账实不符、账外账、白条入账等问题。2 .资金流向不明:部分村集体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管,存在挪用、侵占、违规支出等现象。3 .债权债务不清:村集体债权债务未及时清理,导致呆账、坏账长期挂账,影响集体经济收益。(二)资产管理方面1 .资产登记不全:部分村集体未建立完整的资产台
2、账,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未登记或登记不准确。2 .资产闲置或流失:部分集体资产(如厂房、设备、林地等)长期闲置,或被个人占用、低价出租,导致资产流失。3 .产权不明:部分资产因历史原因未确权,如集体建设用地、水利设施等权属不清,影响后续经营开发。(三)资源管理方面1 .资源未确权登记:集体土地、林地、水域等资源未进行系统登记,导致权属不清,资源利用效率低。2 .违规占用资源:部分村民或外部企业长期占用集体资源(如耕地、荒山、鱼塘等),未缴纳合理费用。3 .资源开发不合理:部分村集体资源开发缺乏规划,如土地流转价格过低、合同期限过长,损害集体利益。二、整治措施(一)全面清查登记,建立“三资”台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集体 三资 整治 底数 表现形式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