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行知的教学案例(2篇).docx
《关于陶行知的教学案例(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陶行知的教学案例(2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一、案例背景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浚,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被誉为“中国平民教育之父”。他的教育思想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教育应服务于社会,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本案例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这些理念。二、案例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掌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内涵。(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乐于实践的品质。2 .教学内容(1)陶行知教育思
2、想概述(2) “生活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3) “社会即学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4) “教学做合一”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2)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3)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教学活动,体验陶行知教育思想。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问:同学们知道陶行知是谁吗?他对教育有哪些贡献?(二)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1 .讲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哪些启示?(
3、三)“生活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以课文草原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生活元素,如自然景物、人物情感等。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生活元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社会即学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以课文小英雄雨来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社会背景,如抗日战争、民族精神等。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社会背景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五)“教学做合一”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以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陶行知 教学 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