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陶行知的教学案例(2篇).docx

    • 资源ID:1362358       资源大小:11.4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陶行知的教学案例(2篇).docx

    一、案例背景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浚,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被誉为“中国平民教育之父”。他的教育思想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教育应服务于社会,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本案例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这些理念。二、案例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掌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内涵。(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乐于实践的品质。2 .教学内容(1)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2) “生活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3) “社会即学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4) “教学做合一”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2)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3)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教学活动,体验陶行知教育思想。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问:同学们知道陶行知是谁吗?他对教育有哪些贡献?(二)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1 .讲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哪些启示?(三)“生活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以课文草原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生活元素,如自然景物、人物情感等。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生活元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社会即学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以课文小英雄雨来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社会背景,如抗日战争、民族精神等。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社会背景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五)“教学做合一”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以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六)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中的收获。2 .教师总结: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将教育思想落到实处。四、教学反思本案例通过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取得了以下成果:1 .学生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课堂参与度增强。3 .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得到锻炼。4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机会。五、案例总结本案例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通过实践探索,将教育思想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奠定了基础。第2篇一、背景介绍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强调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和道德教育,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一堂小学语文课为例,探讨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二、教学案例1 .案例背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草房子,这是一篇描写农村孩子生活、学习的课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决定运用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农村孩子生活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农村孩子的生活吗?你们有没有了解过他们的生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农村孩子生活的课文一一草房子。”(2)新课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3)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走进农村,了解农村孩子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走进农村?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农村孩子的生活?”活动过程中,学生分组深入农村,与当地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4)道德教育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更加关注农村孩子的生活,感受到了他们的艰辛。教师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农村孩子?”学生积极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帮助农村孩子的建议。(5)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发现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以下是我们对本次教学的反思:(1)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2)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3)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三、结论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教师应在教学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陶行知的教学案例(2篇).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