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成长之学习心得(五)—浅论李东垣对风药升散之性的认识.docx
《精进成长之学习心得(五)—浅论李东垣对风药升散之性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进成长之学习心得(五)—浅论李东垣对风药升散之性的认识.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精进成长之学习心得(五)一浅论李东垣对风药升散之性的认识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他师从张元素,尽得其传。李东垣继承和发展了张氏的“风药”思想,对“风升生”类药物(荆芥、薄荷、柴胡、防风、羌活、升麻、独活、藁本、川莒、蔓荆子等20味)加以研究应用,形成了完整的“风药”理论。本文就李氏对风药升散之性的认识进行阐述。1风药之概念及其理论根源风药,是基于对脾胃内伤学说的认识而使用的一类具有升发、疏散特性的药物,如升麻、柴胡、羌活、防风、葛根、独活、白芷、荆芥等。李东垣主要的学术思想重视脾胃与元气的关系。脾气升发,元气充沛,后天之气才可充养先天之气。正如脾胃论所云“: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
2、滋养元气,真气又名元气,乃先生身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2风药之升散特性及其应用风药性味多辛温,其气轻、其味薄,具有轻扬上升、发散表邪之用。李东垣云:“凡治风之药皆辛温,上通天气,以发散为本。”因此,风药的辛温、上升、发散之性为其治疗疾病的关键。2.1 风药升发,阳气得升:脾胃论云:“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若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言其汗者,非正发汗也,为助阳也。”李东垣认为“脾胃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并明确指出气高、喘、烦热、头痛的
3、病因是“阴火上冲”;再加上脾胃气虚,水谷之气不能正常升浮,致使荣卫之气不能充于肌表,温煦失司,故不任风寒。李氏告诫我们不能将脾胃内伤之外证与外感风寒之表证混淆,忌犯“虚虚实实”之戒。他以“补中“”升阳”为大法,创补中益气汤,升阳举陷,资助清阳之气升发,使荣卫之气化有源。方中升麻乃风药“,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生之令”,升举阳气;柴胡亦为风药“,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升提、调畅气机。故以升麻、柴胡两味风药升举脾阳,助脾健运。2.2 风药升散,湿邪可除:脾胃论云:“今客邪寒湿之淫,从外而入里,以暴加之,若从以上法度,用淡渗之剂除之,病虽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气矣,是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进 成长 学习心得 浅论李东垣 风药升散 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