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固定资产“一物一码”动态闭环管理.docx
《医院固定资产“一物一码”动态闭环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固定资产“一物一码”动态闭环管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医院固定资产“一物一码”动态闭环管理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投入,医院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医疗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如何高效管理这些资产,避免闲置和损耗,成为医院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情况下,医院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依托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积极探索“一物一码”在资产动态闭环管理中的应用,是实现医院资产管理效率提升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财务管理和决策精细化的保障。一、“一物一码”固定资产动态闭环管理的医院实践一物一码固定资产动态闭环管理,即给医院每项固定资产赋予唯一标识码,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条形码,将资产从采购、入库、使用、维护、折旧,调拨,到报废的各个环
2、节紧密相连,实现全生命周期在多科室,多部门,多角色之间的动态跟踪管理。这一模式在医院资产管理中展现出显著优势:1 .精准管理,效率提升:每个资产都有唯一“身份证”,便于快速识别和定位,减少了资产管理的错漏和混淆。管理人员通过扫码即可获取资产的详细信息,如设备型号品牌、购置日期、使用科室等,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2 .监管加强,避免浪费:闭环管理确保资产流动有迹可循,有效防止资产流失和不当使用。通过对资产使用数据的深入分析,医院能够及时发现闲置设备,进行合理调配,避免资源浪费。3.追溯便捷,账实一致:二维码或者RFID码技术使得资产追溯变得简单快捷。一旦资产遗失或出现问题,医院能迅速确定责任人和资
3、产去向,确保账实相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二.传统资产管理系统在“一物一码”应用上的不足:在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一物一码理念正逐渐受到重视,但不同软件厂商在实现这一目标时存在显著差异。传统资产管理软件或HRP系统在处理一物一码时,通常遵循资产到货、验收,入资产账后再生成标签(即资产卡片)的逻辑。然而,这种后贴码,账找物的逻辑在医院环境下存在明显弊端,导致“一物一码管理只是形式上的实现,管理问题根本没有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流程脱节与专业性缺失:医院资产从到货到入库到生成资产账的管理链条长且复杂。传统系统中,资产到货后由非专业人员签收,而设备的专业验收需由具体科室进行。由于科室人员需
4、经过专业培训才能操作设备,因此验收过程往往涉及三方(供应商、使用科室、资产专属管理部门)共同参与。这导致在资产到货至验收完成,生成资产账,再打印标签去贴码期间,存在管理真空期,资产状态严重不明。面对这个真空期,传统的资产管理系统都是长期的帐实,帐物不符。2 .验收与入库流程缺乏一物一码管理:验收过程不仅要求确认设备功能符合医疗服务需求,还需准备验收单、合同、送货单、发票等多份文件。这些文件需提交给入库管理员进行入库操作,整个过程耗时长,且易因材料准备、内部批复等环节而延误。传统的资产管理系统在这块是没有“一物一码”管理的,这里就导致了资产信息与实物信息后期动态关联是非常困难的,并且他们的资产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固定资产 一物一码 动态 闭环 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