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固定资产“一物一码”动态闭环管理.docx
医院固定资产“一物一码”动态闭环管理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投入,医院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医疗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如何高效管理这些资产,避免闲置和损耗,成为医院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情况下,医院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依托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积极探索“一物一码”在资产动态闭环管理中的应用,是实现医院资产管理效率提升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财务管理和决策精细化的保障。一、“一物一码”固定资产动态闭环管理的医院实践"一物一码固定资产动态闭环管理,即给医院每项固定资产赋予唯一标识码,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条形码,将资产从采购、入库、使用、维护、折旧,调拨,到报废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实现全生命周期在多科室,多部门,多角色之间的动态跟踪管理。这一模式在医院资产管理中展现出显著优势:1 .精准管理,效率提升:每个资产都有唯一“身份证”,便于快速识别和定位,减少了资产管理的错漏和混淆。管理人员通过扫码即可获取资产的详细信息,如设备型号品牌、购置日期、使用科室等,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2 .监管加强,避免浪费:闭环管理确保资产流动有迹可循,有效防止资产流失和不当使用。通过对资产使用数据的深入分析,医院能够及时发现闲置设备,进行合理调配,避免资源浪费。3.追溯便捷,账实一致:二维码或者RFID码技术使得资产追溯变得简单快捷。一旦资产遗失或出现问题,医院能迅速确定责任人和资产去向,确保账实相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二.传统资产管理系统在“一物一码”应用上的不足:在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一物一码理念正逐渐受到重视,但不同软件厂商在实现这一目标时存在显著差异。传统资产管理软件或HRP系统在处理"一物一码时,通常遵循资产到货、验收,入资产账后再生成标签(即资产卡片)的逻辑。然而,这种"后贴码,账找物的逻辑在医院环境下存在明显弊端,导致“一物一码管理只是形式上的实现,管理问题根本没有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流程脱节与专业性缺失:医院资产从到货到入库到生成资产账的管理链条长且复杂。传统系统中,资产到货后由非专业人员签收,而设备的专业验收需由具体科室进行。由于科室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才能操作设备,因此验收过程往往涉及三方(供应商、使用科室、资产专属管理部门)共同参与。这导致在资产到货至验收完成,生成资产账,再打印标签去贴码期间,存在管理真空期,资产状态严重不明。面对这个真空期,传统的资产管理系统都是长期的帐实,帐物不符。2 .验收与入库流程缺乏"一物一码管理:验收过程不仅要求确认设备功能符合医疗服务需求,还需准备验收单、合同、送货单、发票等多份文件。这些文件需提交给入库管理员进行入库操作,整个过程耗时长,且易因材料准备、内部批复等环节而延误。传统的资产管理系统在这块是没有“一物一码”管理的,这里就导致了资产信息与实物信息后期动态关联是非常困难的,并且他们的资产信息质量,协同性很差,系统是不具备满足多场景,多部门等五多能力的。这里可以看文章:医院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南3 .标签管理与贴码问题:即便资产完成验收与入库,标签的打印与张贴也存在问题。在大医院中,由于资产数量庞大,标签打印与粘贴往往不能及时进行,导致管理真空期延长。很多时候今年都快过完了,才去打印标签码,找去年的进院使用了一段时间的资产进行贴码,实物严重滞后于账的管理,止匕外,医疗行业特殊的环境条件(如高强度清洁消毒)易导致标签脱落、损坏或字迹模糊,进一步增加了管理难度。每年盘点时,因标签问题导致的重复贴码、资产卡贴重,账实错配等现象频发,管理效果大打折扣。目前使用传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医院,错贴漏贴资产达到10-30%o资产信息完整度和正确性都没有保障。4 .前期”一物一码"的管理粗放,导致后期全流程管理问题重重:在传统管理系统中,因为其初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的缺失,形式上贴码问题在资产数量庞大的医院环境中尤为突出,导致后期在资产盘点、维修、报废等环节中,难以准确、快速地追溯到具体资产,增加了管理难度和成本。错误数据在后期管理流程中会被不断传递和放大,影响决策的准确性,甚至可能导致资产管理的混乱和失控。三、医院"一物一码管理的实施路径(一)规范采购,严格验收,资产贴码前置医院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根据临床需求和发展规划制定采购计划。新购资产到院就先贴码,进行实物管理与码唯一对应关联起来,这样在完成验收,生成资产帐前,先进行实物帐的管理,从一开始就进行各环节的“一物一码"管理,用物来对账,避免后期帐找物。(二)资产编码,双码保障采用科学合理的编码方式,确保每个资产编码的唯一性和可读性。将编码与资产信息关联,生成二维码标签,并粘贴在设备上,对于无损脱落和标签的损坏,有主码和副码的双码保障。这里有很多细节,不便描述,可以看看我们其他和固定资产管理有关的文章。(三)信息录入,日常管理,多部门协同1 .建立管理系统:选用功能全面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利用资产数据库,采集,智能比对,录入资产详细信息,告别大量关键信息手动填写,建立完整,正确的资产档案与设备档案。2 .日常管理:通过扫码进行资产的领用、归还、转移等操作,记录资产使用和维护情况。定期扫码盘点,确保账实一致。3 .多部门协同:系统应该是多部门多角色,多场景,多台账关联协调管理,而不是使用科室和职能管理部门和资产办数据割裂,账实不统一。(四)真正实现全生命周期"五化管理管理L“一物一码”管理将固定资产与使用部门、管理部门,码及资产信息进行绑定,实现了固定资产从申购、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借用、维修、维保、转移到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精准管理。让资产具备在线化,数据化,动态化,标准化,智能化。2 .数字化管理使得资产信息一目了然,不管实资产办,还是职能部门(设备科,总务后勤,信息科等),还是使用部门(各科室,行政单位),还是决策者(院领导),都能通过系统一目了然,详尽动态的知道资产的各种情况,管理决策更加迅速准确。3 .高质量的资产管理,"一物一码提供了实时、准确的资产使用数据和维护记录,有助于管理层全面掌握资产分布情况,为资产配置、资源优化提供数据支持。管理者可以通过数据发现管理不足,进而找出抓手,优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