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鄂教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表形态的变化2.6《地震》教案.docx
《2025鄂教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表形态的变化2.6《地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鄂教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表形态的变化2.6《地震》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2.6地震教学设计课题地震单元2学科科学年级6教材分析地震是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第二单元地表的形态变化第三课。前一节课通过学习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从本节课开始,共安排两节课的内容探究地球内部运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教材从一下几个方面设计活动:(1)搜集并整理关于地震的资料,说一说大地震发生时地表形态会有哪些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推测地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大地震的“力量”是很强的,这个力量可能来自哪里?结合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猜想,并做模拟实验进行研究。(3)如果把上述模拟实验中的纸板、塑料膜等看作地壳中的岩石层,那么,当实验现象在地壳中
2、发生时,会给地表带来什么影响?(4)为减轻地震造成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和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怎么做?尝试设计一个避震游戏,或者做一次避震演习,检验我们的避震知识(5)张衡地动仪拓展与应用部分,阅读资料,了解我国古代对地震的探究。知道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一一地动仪。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2)了解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3)知道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一一地动仪。科学思维:通过开展地震形成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科学实践:(1)搜集整理关于
3、地震的资料,运用简单材料模拟地壳运动,知道这种运动对地表的作用。(2)阅读资料,了解我国古代对地震的探究。责任态度:知道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重点利用图片、视频资料,或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难点能根据模拟实验,经过分析讨论,认识地震的产生原因以及地震给地表带来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从图片中,看到哪些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地面塌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新课久,、毛;全球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有些地震会给地表造成破坏,给人类带来灾难。地震是怎样形成的?遇到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地震造成讲授新课一、地
4、震对地表的改变搜集并整理关于地震的资料,说一说大地震发生时地表形态会有哪些变化?二、推测地震的成因1、根据地表的这些变化,推测地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大地震的“力量”是很强的,会给地表造成极大破坏,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造成242769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之首。2008年,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提问:地震强大的力量导致地表形态发生了变化,这种力量是
5、从哪里来的?结合地球内部结构,说说你的猜想。三、实验探究1、实验材料:不同颜色的纸板和塑料膜。2、实验方法(1)将不同颜色的纸板叠放在一起代表岩石层。(2)把纸板拿起,向中间挤压(3)用双手在桌面上向中间挤压断裂、塌陷、隆起、山崩、滑坡、房屋倒塌(1)地表的晃动造成的(2)地球内部活动产生的。阅读资料(1)地震的强大力量来自地壳,地幔和地核都是很厚的圈层,如果地震发生在那里的话,等能量到达地表应该就没有那么强大了。(2)地壳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而且不同种类的岩石是在相互转化的,所以我认为是地球内部岩石层的运动产生了力量。准备实验材料边实验边观察搜集并整理关于地震的资料,了解大地震发生时的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 2025鄂教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表形态的变化2.6地震教案 2025 鄂教人教版 科学 六年级 下册 第二 单元 地表 形态 变化 2.6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