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案例-面对冲突:用我需要代替你不对的表达.docx
《幼儿园大班案例-面对冲突:用我需要代替你不对的表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案例-面对冲突:用我需要代替你不对的表达.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面对冲突:用我需要代替你不对的表达一、案例背景幼儿园大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阶段,他们开始明确区分“我的”和“你的”,但在人际交往中仍缺乏有效沟通技巧。当面对物品争夺、游戏规则分歧等问题时,往往习惯用指责性语言解决冲突,容易引发同伴间的矛盾升级。为培养幼儿积极的社交能力,班级开展了“友好相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学习用更温和、明确的方式表达需求。二、案例描述户外活动时间,幼儿自由选择搭建积木。朵朵和轩轩同时看中了最后一块三角形积木。朵朵迅速伸手抓住积木,大声喊道:“这是我的,你不许抢!”轩轩不甘示弱,拽着积木反驳:“明明是我先看到的,你才不对!”两人互不相让,拉扯中积木掉在地上摔成两半。朵
2、朵顿时红了眼眶,指着轩轩哭着说:“都怪你,你把积木弄坏了!”轩轩也涨红了脸,气呼呼地说:“你才是坏人!”眼看冲突即将升级,教师轻声走到他们身边,蹲下身子问:“发生什么事啦?愿意和老师说说吗?”在教师耐心引导下,朵朵抽噎着说:“我想用这块积木搭城堡的屋顶。”轩轩也小声说:“我想搭火箭的头。”教师趁机引导:“原来你们都想用这块积木完成自己的作品呀。那我们想想,除了说你不对,还可以怎么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呢?”稍作思考后,朵朵转向轩轩说:“我需要这块积木搭城堡屋顶,你能先给我用一下吗?”轩轩想了想回答:“可是我也很需要它搭火箭,要不我们一起搭个有火箭的城堡?”最终,两个孩子合作完成了一个融合城堡与火箭
3、元素的创意作品,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三、案例分析在此次冲突中,朵朵和轩轩最初采用指责性语言“你不许抢”“你才不对”,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这是因为大班幼儿虽有强烈的自我需求,但语言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尚不完善,习惯用简单直接的指责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当教师引导他们用“我需要”的句式表达时,情况发生了转变。“我需要”的表达方式聚焦自身需求,将关注点从对他人的否定转移到自身想法的清晰阐述上,既减少了攻击性,又能让对方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诉求,为协商解决问题创造了可能。同时,幼儿在合作搭建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沟通与协作能力,还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案例反思通过此次案例,我深刻认识到在幼儿冲突解决过程中,语言引导的重要性。教师不能仅仅充当“调解员”的角色,简单地评判对错,而应成为幼儿沟通技巧的引导者。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幼儿使用积极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清晰、礼貌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此外,在处理幼儿冲突时,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表达想法,引导他们自主思考解决方案,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教师自身的语言示范也至关重要,要用温和、尊重的语言与幼儿交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沟通榜样,营造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大班 案例 面对 冲突 需要 代替 不对 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