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案例-我和我的社区:认识周围的环境.docx
《幼儿园大班案例-我和我的社区:认识周围的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案例-我和我的社区:认识周围的环境.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我和我的社区:认识周围的环境一、案例背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好奇心旺盛,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欲。在一次自由谈话中,许多孩子提到每天经过的街道、店铺,却叫不出具体名称,对社区里常见的公共设施也缺乏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引导幼儿感知和了解自然与社会环境,基于此,教师决定开展“我和我的社区:认识周围的环境”主题活动,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社区,通过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加深对生活环境的认知与热爱。二、案例描述活动前,教师与孩子们共同讨论“想了解社区的哪些地方”,梳理出超市、医院、公园、消防站等探索目标,并提前与相关场所负责人沟通。出发当天,孩子们分成小组,佩戴自制的观察记录卡,在老师和家长志
2、愿者的陪同下开始探索之旅。在超市里,孩子们仔细观察货架分类,发现食品、日用品、生鲜等区域摆放的规律,还主动询问收银员工作内容;路过医院时,医生为孩子们讲解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孩子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听诊器为什么能听到心、跳”等有趣问题;来到公园,孩子们观察不同植物的形态,用画笔记录花朵颜色,感受社区绿化之美;走进消防站,消防员叔叔展示了消防车的功能,邀请孩子们试穿消防服,孩子们兴奋不已,对消防员职业充满敬佩。回到幼儿园后,孩子们将观察到的内容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呈现出来,共同制作“我们的社区地图”,还在区域活动中搭建出心中的理想社区。三、案例分析此次活动有效促进了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在认知层
3、面,孩子们通过实地观察,直观了解社区的不同功能区域,认识到超市是购物场所、医院能治病救人等,构建起对社区环境的系统认知;在能力培养上,观察记录卡的使用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与不同场所工作人员的交流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孩子们在探索中感受到社区的丰富与温暖,增强了对生活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活动充分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将课堂延伸到真实的社区场景,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空间限制,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此外,家长志愿者的参与实现了家园共育,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四、案例反思本次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时间安排上,部分场所的探索时间稍显紧张,导致个别孩子意犹未尽,未能充分深入观察;活动过程中,虽然考虑到了幼儿的安全,但在人员分工和应急处理方面还可以更加细化。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应预留更充裕的时间,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探索节奏灵活调整安排。同时,加强对活动细节的把控,提前做好更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有充足的体验机会。此外,可以进一步挖掘社区资源,邀请社区居民走进幼儿园,分享他们与社区的故事,让幼儿从更多角度了解社区,激发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责任感,让认识社区的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大班 案例 社区 认识 周围 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