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案例-我的情绪小怪兽.docx
《幼儿园大班案例-我的情绪小怪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案例-我的情绪小怪兽.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我的情绪小怪兽一、案例背景幼儿园大班幼儿正处于情绪认知与表达的关键发展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情绪体验丰富却缺乏有效的管理能力。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孩子常常因为同伴冲突、游戏失败等小事出现强烈情绪反应,如哭闹、发脾气、拒绝沟通等。为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和调节情绪,我开展了“我的情绪小怪兽”主题活动,通过趣味化、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幼儿探索情绪的奥秘。二、案例描述活动开始,我拿出色彩鲜艳的“情绪小怪兽”玩偶,向孩子们介绍:“这只小怪兽身体里住着很多不同的情绪,开心是黄色的,难过是蓝色的,生气是红色的”孩子们立刻被这个神秘的小怪兽吸引,眼睛里充满好奇。我邀请幼儿轮流抽取写有不同情绪场景的卡片,
2、例如“搭好的积木被推倒了”“收到了喜欢的礼物”,并根据抽到的场景,用小怪兽玩偶表现出相应情绪。轮到朵朵时,她抽到“比赛输了”的卡片,她将红色的小怪兽举得高高的,皱着眉头说:“小怪兽特别生气,因为努力了却没有赢!”其他孩子纷纷点头,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接着,我引导幼儿讨论遇到这些情绪时的感受和解决办法。浩浩说:“生气的时候我想打人,但老师说可以去捶打抱枕。”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深呼吸、找朋友倾诉、画画宣泄等多种方法。活动最后,每个孩子都用彩笔在纸上画出属于自己的“情绪小怪兽”,并讲述小怪兽身上不同颜色代表的情绪故事。三、案例分析从幼儿心理发展角度来看,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但
3、对抽象情绪概念的理解仍需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情绪小怪兽”以拟人化、可视化的方式,将复杂的情绪转化为可感知的颜色和形象,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参与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通过情景模拟、讨论分享,将生活中的情绪体验与活动内容相联结,这不仅促进了他们对不同情绪的识别与理解,还在同伴互动中学会了多角度看待问题。例如,朵朵通过扮演“生气的小怪兽”,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失败的不满,也倾听了其他同伴的应对经验,情绪表达与调节能力得到锻炼。同时,绘画创作环节为幼儿提供了个性化表达的空间,帮助他们进一步梳理和内化情绪认知。四、案例反思本次“我的情绪小怪兽”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成功引导幼儿迈出了认识情绪、管理情绪的第一步。但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部分内向幼儿参与度较低,在分享环节仍较为羞涩。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我应更加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分组讨论、一对一引导等方式,鼓励每个幼儿充分表达。此外,情绪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后续可以将情绪教育融入日常活动,通过设立“情绪角”,投放情绪绘本、情绪卡片等材料,持续巩固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关注幼儿情绪变化,共同帮助幼儿成为情绪的小主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大班 案例 情绪 怪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