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案例-小小营养师合理搭配食物.docx
《幼儿园大班案例-小小营养师合理搭配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案例-小小营养师合理搭配食物.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小小营养师,合理搭配食物一、案例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挑食、偏食现象愈发普遍。在一次午餐观察中,班级里近半数幼儿将胡萝卜、青菜挑出餐盘,却对炸鸡块、蛋糕等高热量食物“情有独钟”。为培养幼儿健康饮食意识,帮助他们认识食物营养结构,班级开展“小小营养师,合理搭配食物”主题活动,通过情景模拟、动手实践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科学膳食搭配。二、案例描述活动伊始,教师展示“营养金字塔”图片,用生动的语言解释:“金字塔底层的谷类食物是我们每天的能量小火车,第二层的蔬菜水果是维生素小精灵,第三层的鱼、肉、蛋是肌肉小卫士,最上面的油、糖是偶尔才能吃的小惊喜。”孩子们瞪大眼睛,好奇地指着图片讨论。随后,教师分
2、发纸质食物卡片,组织幼儿分组合作完成“一日三餐”搭配任务。轩轩组将汉堡、薯条、冰淇淋排成一排,兴奋地喊:“我们的早餐超美味!”其他组有的把蔬菜堆成小山,却没有主食/有的全是肉类,不见蔬果。教师没有直接否定,而是引导幼儿对比“营养金字塔”,提问:“这样的搭配能让身体变得强壮吗?”孩子们陷入思考,开始调整卡片。在二次尝试中,朵朵将米饭、青菜、虾仁摆放在一起:“这是午餐,有能量小火车、维生素小精灵和肌肉小卫士!”教师及时肯定,并邀请每组代表分享搭配思路。最后,教师拿出实物模型,带领幼儿模拟超市采购,进一步巩固合理膳食知识。三、案例分析本次活动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将抽象的营养知识转化为形象的“能量小火
3、车”“维生素小精灵”等概念,符合幼儿具象思维特点。通过分组合作与动手实践,幼儿不仅掌握了食物分类和搭配原则,还在讨论与调整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面对幼儿的错误搭配,教师采用启发式提问而非直接纠正,保护了幼儿的探索积极性,遵循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然而,活动也存在不足。部分幼儿对食物营养的认知仍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具体作用;实物模型数量有限,导致部分幼儿参与度不足,在模拟采购环节出现等待现象。四、案例反思本次活动有效激发了幼儿对健康饮食的兴趣,但后续需进一步深化教育效果。在内容设计上,可以引入更多生活化场景,如让幼儿记录家庭食谱并分析营养成分,将课堂知识延伸到家庭生活/增加实物教具,如真实的蔬菜水果,让幼儿通过触摸、观察、闻嗅等多感官体验加深认知。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家园共育”模式,通过发放健康饮食小贴士、开展亲子营养搭配比赛等活动,引导家长重视幼儿饮食健康,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对理解较慢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真正成为自己健康饮食的“小主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大班 案例 小小 营养师 合理 搭配 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