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案例-安全玩滑梯.docx
《幼儿园大班案例-安全玩滑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案例-安全玩滑梯.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安全玩滑梯一、案例背景幼儿园大班幼儿年龄在5-6岁,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肢体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有了显著发展,但自我保护意识仍较薄弱。滑梯作为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的户外大型玩具,在玩耍过程中存在推挤、倒滑等安全隐患。为保障幼儿安全,培养其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师一直强调玩滑梯的安全事项,但部分幼儿仍会因兴奋或疏忽违反规则,本案例由此产生。二、案例描述户外活动时间,大班幼儿像往常一样来到滑梯区域玩耍。教师组织幼儿排队,再次强调“不推不挤,一个接一个,从正面上、正面下”的安全规则后,幼儿们有序地开始玩滑梯。起初,大家都遵守规则,玩得不亦乐乎。但没过多久,轩轩看到排队的人较多,有些着急,趁前面小
2、朋友准备下滑时,突然从侧面挤了过去,想要抢先滑。前面的朵朵被轩轩这么一挤,重心不稳,差点摔倒在滑梯台阶上,幸好站在一旁的教师反应迅速,立即伸手扶住了朵朵。这惊险的一幕发生后,教师立刻暂停游戏,将幼儿们召集到一起。轩轩低着头,满脸紧张和懊悔,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伤害到了同伴。教师并没有马上批评轩轩,而是先询问朵朵有没有受伤,在确定朵朵没事后,开始引导幼儿们讨论刚才发生的事情。三、案例分析从幼儿个体角度看,轩轩出现插队挤人的行为,主要是因为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仍在发展中,虽然知道规则,但在急切想要玩耍的情绪驱使下,难以克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同时,轩轩对行为后果的预见性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举动会
3、给同伴带来危险。从群体角度分析,部分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规则意识的内化程度不够,虽然教师多次强调安全规则,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旦出现外部干扰或自身情绪波动,就容易违反规则。此外,幼儿之间缺乏互相监督和提醒的意识,当看到同伴的危险行为时,其他幼儿没有及时制止。从教师层面反思,尽管在游戏前进行了规则讲解,但缺乏对幼儿行为的实时动态关注。对于像轩轩这类容易冲动的幼儿,没有提前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监督,预防措施做得不够完善。四、案例反思通过本次事件,教师深刻认识到安全教育需要更加细致和全面。在今后的活动中,首先要创新安全教育方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口头讲解,可通过情景模拟、安全小故事、动画视频等幼儿更易接受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和违反规则的危险性,强化安全意识。其次,要加强对幼儿个体行为的观察和引导。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对于像轩轩这样冲动的幼儿,在活动前要单独与其沟通,强调规则,并在活动过程中增加对其关注,及时给予鼓励和提醒,帮助他逐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最后,注重培养幼儿的同伴互助和监督意识。引导幼儿学会在集体活动中互相提醒、互相帮助,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游戏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成为安全小卫士,真正将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大班 案例 安全 滑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