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果蔬汁类及其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docx
《2025版《果蔬汁类及其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版《果蔬汁类及其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果蔬汁类及其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文件精神,强化我公司在果蔬汁类及其饮料生产等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全体员工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果蔬汁类及其饮料生产、加工、包装及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人员,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员工未按照公司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原料、工艺组织生产果蔬汁及饮料。2 .员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称量或投料过程中发生错误,导致产品不符合配方要求或客户要求。3 .员工未经许可审批擅自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如罐体内部,未执行有效的通风、检测等安全措施。4 .员工使用非食品级润滑剂,导致食品污染风险增加。5 .员工未取得或未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从事接触直接入口
3、食品的工作,存在传播病菌风险。6 .员工酒后上岗或疲劳作业,影响判断力和反应速度,增加操作失误和事故风险。7 .员工未经食品安全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即上岗操作,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岗位技能。8 .员工忽视现场安全警告标志或监测报警设施,擅自拆除或移动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安全护栏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生产设备未定期维修保养,未及时记录,导致设备故障,影响产品质量。2 .用于监测、控制、记录的设备未定期校准、维护,数据不准确,无法有效监控生产过程。3 .通风、除尘和空气净化设施损坏或长时间未清洁,导致车间空气被污染,增加虫害侵入风险。4 .供水设施管理不到位,水质不符合GB57
4、49规定,用于食品加工的水存在污染风险。5 .排水设施破损,排水不畅,固体废弃物易进入及浊气逸出,存在虫害侵入和交叉污染风险。6 .无菌罐焊缝开裂或泄露,无法保持正压,造成批量产品污染。7 .车间内未配备与设计生产能力相适应的个人卫生设施,如更衣室、洗手消毒设施等。8 .加工设备落地存放或存放位置不当,导致异物带入,增加产品污染风险等。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厂区、车间卫生不整洁,现场扬尘、积水较多,易吸引虫害,增加食品污染风险。2 .车间顶棚、墙壁、门窗和地面材料不符合食品生产要求,存在有毒、有味、易破损脱落等问题。3 .厂区道路未采用硬质材料铺设,易积水、积尘,不利于保持环境清洁。4
5、.仓库密封性不足,易吸引虫鼠害,导致原料及产品受污染。5 .冷藏(冻)库房温度控制不符合标准要求,易造成原料及产品质量风险。6 .生产现场未设置或未有效维护防虫害设施,如纱帘、纱网、防鼠板等,虫害侵入风险高。7 .车间内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等化学品未与原料、半成品、成品等分隔放置,存在交叉污染风险等。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未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无法实现产品全程追溯,增加食品安全风险。2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或未及时更新,与实际作业脱节。3 .未制定或未有效执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应急响应能力不足。4 .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即上岗作业,或资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果蔬汁类及其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2025 果蔬汁类 及其 饮料 生产 企业 事故隐患 内部 报告 奖励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