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试基地建设运营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中试基地建设运营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试基地建设运营的调研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中试基地建设运营的调研报告中试基地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重要桥梁,是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重要平台。立足我市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建设中试基地,是促进科技成果在洛转化、引进孵化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壮大“风口产业”的有效途径。为推动我市中试基地建设,市委政研室先后赴武汉、合肥、广州、佛山等地考察学习,对先行地区中试基地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工作建议。一、建设运营模式根据调研情况,中试基地建设运营按照不同的主体可分为以下5种模式。(一)企业建设运营模式。该模式是部分行业龙头企业立足自身产品研发设计和验证试验的需求,自主搭建产品中试平台,在满足自身中试需求的基础上,与行业内其他科研
2、院所或企业对接,用富余的中试能力提供对外有偿服务,推动更多实验室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合肥华清高科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清高科)打造的中试平台,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华清高科聚焦安徽省重点打造新材料产业这一发展方向,依托自身在行业内的领军地位和资源优势,建成合肥市首个化工新材料领域市场化运营的专业中试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基地建设方面,中试基地的厂房、仓库等公共设施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华清高科通过先租后买的方式使用;中试过程中所需的设备、中试材料等由华清高科自行购买,技术人员、专业团队由华清高科自主配备。在运营管理方面,华清高科主要采用三种运营方式:一是自主
3、研发中试。华清高科将本公司研发的项目放在基地进行研究中试和初期转化,设备、资金、人员均由自己承担,转化成果自主应用。二是“委托研发+自主中试”。华清高科根据自身需要,将研发中遇到的瓶颈技术问题委托给其他科研院所或行业专家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在华清高科中试基地进行中试,除科研人员外,场地、设备、管理均自主承担,中试成果由华清高科自用。三是承接其他科研院所或企业中试项目。相关科研院所或企业以支付中试服务费的方式,使用华清高科中试基地的场地、设备等,在基地进行中试转化,转化成果由其自用。为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增加运营收益,华清高科构建了“研发中心一中试基地一产业园”全链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打造共享
4、实验室、共享技术团队、共享营销平台等,为中试企业提供“中试+孵化+投资”全方位服务。特别是华清高科对合作方中试项目的市场前景、技术可行性、团队运营能力等进行评估,遴选一批优质项目投资入股,并与合作方约定所投项目5年内产值达到X亿的,继续持股甚至追加投资;5年内产值未能达到X亿的,将撤回投资、退出项目,倒逼中试成果加速产业化的同时,不断增加中试基地自身收益。(二)科研院所自建自营模式。该模式由科研院所下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中试基地,并独立自主开展运营。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武汉先进院“)中试基地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该基地于2019年10月开始建设,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武
5、汉市设立的第一家企业法人性质新型研发机构武汉先进院建设运营,现有研发服务团队260余人,主要从事新材料等领域研发及中试,已成为武汉市重要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在基地建设方面,武汉先进院着眼于服务武汉市主导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在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建成10261平方米中试基地,包括材料实验室、中试车间、磷酸铁锂等9条中试线、1个新能源材料检测与性能评价中心和新能源电池材料软包试验线,具备完善的实验室研究和中试放大开发的软硬件条件。基地建设得到经开区政府大力扶持,区财政共补贴XX亿元、分5年发放到位,用于武汉先进院建设。先进院独立自主建设运营,区政府不占股权、不参与具体建设经营。在运
6、营管理方面,武汉先进院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对接企业需求,开展市场化运营。一是承接研发及中试服务。为有研发及中试需求的企业或创业团队提供技术成果、联合研发、中试服务,帮助其实现创新产品量产,通过收取服务费用或技术服务参股等方式获得经营收入。目前,武汉先进院已为东风汽车、兴发集团、华为、深能环保、新疆能源等多家企业提供60多项研发及中试服务,合同额累计超XX亿元,实现产业化项目24个,为合作企业新增产值XX亿元。二是提供企业孵化培育服务。在为企业提供中试服务的同时,筛选成长性好的初创企业,通过对接种子基金、天使投资等社会资本,为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形成“楼上研发、楼下孵化的
7、高效孵化模式,推动成果快速转化、企业快速孵化。武汉先进院成立以来,累计孵化企业200家,总产值XX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占82.5%。(三)政府平台公司建设运营模式。该模式由政府平台公司投资建设运营中试基地,具体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招引有中试需求的企业入驻并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入驻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购置中试设备,建设中试线,开展中试活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港(以下简称“XX”),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该项目是2021年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2023年7月竣工投产,是围绕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打造的全国首个以中试为主的定制化生物安全产业园区、广州市黄埔区首个生物制药中试基地。该基
8、地的建设运营主体是广州开发区管委会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开控股),整体定位为生物安全产业的中试基地,为生物安全产业提供专业化研发厂房和关键配套服务。在基地建设方面,XX精准聚焦生物医药企业中试需求,高标准推进厂房设计、空间布局、设施配备等工作,打造专业化中试空间。比如,充分考虑生物安全产业对标准化厂房的需求,同类型生物医药园区厂房层高一般为4.5至6米,XX的厂房最高层高则为7米;每平方米最大楼面荷载量达1.2吨,是普通厂房的2.5倍左右。充分考虑生物医药企业对生产连续性、稳定性的需求,项目配备了高可靠性双回路供电,遇到故障自动切换,保障供电电源。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基地 建设 运营 调研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