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案资源
(共13984
份)
用时:20ms
-
圆的面积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应用圆面积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画图想象、讨论交流等活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 .在解决.
-
圆的周长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圆周长的概念及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2 .经历操作、猜想、探究的学习活动,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 .了解数学文化,提高学习兴趣。教.
-
商的变化规律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商不变的规律。2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3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思维习惯。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组织和.
-
二年级合作“拍+抛接球”练习方法:跑动拍球+相互抛接球教学设计一、相关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多种形式的合作拍+抛接球游戏”单元中的重要教学内容。运球和抛接球是篮球里最基础的一项技术,水平一的小篮球.
-
圆的面积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2 .经历实验操作、观察发现、逻辑推理、归纳概括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转化、推理、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逻辑推理能力。3 .通过解决问题.
-
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 .巩固简算算理与商的变化规律;理解简算之后余数的含义,灵活处理余数问题。2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数感、分析能力、运算能力。3 .经历探索算理和算法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
因数中间、末尾有O乘法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乘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在乘法中的特性。2、培养数学学习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因数中间、末尾有.
-
多边形的面积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单元的知识结构。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活动,发展空.
-
圆的周长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 .经历尝试、探究、分析、反思等过程,培养数学活动经验,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3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
-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进一步了解圆的特征,巩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 .经历猜想、验证的实践活动过程,发展推理意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3 .体验数学与.
-
可能性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 .经历“观察一猜想一实践一验证”的活动过程,感受随机事件中所.
-
利用方程解决了一些有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几种类型,能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2 .通过辨析比较,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体会方程思想.
-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发现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乘法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式题。2 .经历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
-
可能性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结合摸球的实践活动能列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明确每个球被摸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初步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统计规律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 .在观察、猜测、试验、思.
-
可能性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根据摸球的试验结果来推测盒子里何种颜色的球多,并根据实际验证,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统计规律性。2 .经历“观察一猜想一实验一判断”的过程,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提高动手操作.
-
分数混合运算精品教案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 .能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 .通过观察、比较、交流,探究多种算法,能运用运算律、结合算式意义和数据特点选用便捷的方法,提高运算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
-
十进制计数法教案教学目标1 .拓展数学文化的同时,感悟十进制计数法的优越性。通过问题的解决,理解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巩固基本方法。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综合应用能力。3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生活.
-
分数除法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在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算理的基础上,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 .引导学生能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推广到整数和小数,进行有效沟通,能较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 .在.
-
列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会熟练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类实际问题。2 .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
-
分数乘整数教案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儿是多少”,从不同角度理解求一个数的儿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2 .通过迁移、类推、观察、比较,借助几何直观,经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