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模板主题名称篮球比赛(总决赛)3课次18年级班级五年级人数习标学目运动能力目标:在比赛中不断强化篮球的基本知识和规则,能够合理运用各种技术进行简单规则的教学比赛健康行为目标:学生能够.
-
【教学设计】春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二、领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三、熟读,朗诵,培养口头描述的能力。【教学设想】突出“细”.
-
1.3磁铁的两级教学设计一、素养目标1 .科学观念:(1)条形磁铁的两端磁力最大,中间磁力最小。(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2 .科学思维:比较、分析磁铁不同部位吸引回形针的先后.
-
第6课时观察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云的观察、描述云的特征及种类,知道根据形状可将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大类;初步知道根据云量判断天气的方法一一可根据云量将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科.
-
1.4茎和叶教学设计一、素养目标1 .科学观念:(1)知道茎有运输作用。(2)知道叶有吸收阳光制造养分和蒸腾水分的作用。2 .科学思维:(1)绘制叶在茎上的分布,描述叶在茎上的生长方式,分析其对维持植.
-
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一、素养目标1 .科学观念:(1)通过种植凤仙花活动,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2)通过栽培活动,知道植物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繁殖。2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和归.
-
L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科学思维:用对比实验对变量进行控制,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探究实践:1.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
-
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一、素养目标1 .科学观念:(1)优质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会萌发。(2)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且根总是向下生长。(3)根具有吸收水分以及固定植物的功能,维持自身生存。2.
-
第3课时建造塔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认识到设计方案受多个因素的影响,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和合理性分析和论证。科学思维:分析、比较各种材料,基于“结构与功能”等科学概念,通过发散思维,提.
-
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设计一、素养目标1 .科学观念:(1)认识到物体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是可以进行分类的。(2)知道物体的不同部分,其运动形式是不一样的。2 .科学思维:用比较、分类的方法,能区.
-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根据事实区别哪些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探究实践:能够收集、整.
-
【体育教案】投掷大单元“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计划一、设计思路二年级投掷大单元教学从内容上主要包括投掷的基础知识、技术与技能,相应的体能练习、上下肢协调性练习等,内容上强调整个大单元的系统与完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三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繁花似锦、莺歌燕舞,绿油油的草地上夹着星星点点的野花,动物也不睡大觉了,都从洞里跑了出来。可是在这么美好的季节里,李白和朋友孟浩然却在黄鹤楼喝酒解愁,因.
-
鸡兔同笼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思路,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2 .通过尝试、试验、推理、假设等活动,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分析及推理的能力。3 .
-
鲁滨逊漂流记作文参考五篇鲁滨逊漂流记描写的是一个19岁的青年鲁滨逊为了实现航海梦想,不顾父母的劝阻,毅然放弃了安定舒适的生活,最终踏上了航海征途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鲁滨逊漂流记作文梗概,希.
-
鸡兔同笼教案教学目标1 .能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鸡兔同笼问题建立联系,会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2 .经历“假设-计算-推理-解答”的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渗透模型意识。3 .
-
面积练习教案教学目标1 .借助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的练习,明晰与面积有关的概念,经历分析、推理、判断以及有理有据地表达的过程,增强推理意识2 .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问题.
-
青蛙和蟾蛛,好朋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青蛙和蟾蛛好朋友导读课【教学目标】1.通过看书中插图、听老师朗读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阅读期待。2.通过阅读片段,初步感受人物形象,感受蟾蛛和青蛙之间.
-
面积练习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正方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计算长、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2 .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使学.
-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2 .经历探索常用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3 .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