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篇 关于企业单位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工作方案(精选合集).docx
-
资源ID:1365721
资源大小:58.57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7篇 关于企业单位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工作方案(精选合集).docx
关于企业单位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1 .综合运用各类防控手段,最大程度降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在企业内部的传播风险,从源头上杜绝疫情的发生。2 .建立高效、灵敏的疫情监测与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出现疫情,能够迅速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在最短时间内遏制疫情的扩散,减少对企业运营和员工健康的影响。3 .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员工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认知水平,增强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防控工作。二、组织架构及职责(一)防控领导小组1 .组长:全面负责企业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制定防控策略和重大决策,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2 .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监督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向组长汇报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在组长无法履行职责时代为行使职权。3 .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落实防控措施,及时报告本部门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异常情况。(二)疫情监测与报告组L组长:制定企业内部的疫情监测方案,收集、分析疫情相关信息,与当地疾控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上报疫情信息。2.成员:负责对员工进行日常健康监测,包括体温检测、症状询问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协助做好后续的就医和跟踪工作。(三)防控措施执行组1 .组长:组织实施企业内部的各项防控措施,如环境清洁消毒、蚊媒防治、人员隔离等,对防控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2 .成员行政人员: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保障防控物资的供应和调配,组织开展防控知识培训。安保人员:加强企业出入口的管理,对来访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协助做好人员隔离等工作。保洁人员:负责企业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工作,及时清除蚊虫滋生地,协助专业消杀人员开展蚊媒消杀工作。(四)宣传教育组L组长:制定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宣传教育方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3 .成员:制作宣传资料,利用企业内部宣传栏、微信群、邮件等渠道发布防控知识和信息,组织开展防控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五)后勤保障组L组长:负责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和管理,保障防控工作所需的物资供应,协调解决疫情防控期间员工的生活保障问题。4 .成员:按照组长的安排,采购口罩、体温计、消毒用品、防蚊用品等防控物资,建立物资台账,做好物资的发放和调配工作。三、防控措施(一)加强员工健康监测1 .在企业入口处设立体温检测点,每日上班前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且无其他可疑症状的员工方可进入企业。对于体温异常或出现头痛、关节疼痛、皮疹等可疑症状的员工,禁止进入企业,并及时通知其前往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2 .各部门负责人每天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健康状况询问,了解员工是否有发热、不适等症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疫情监测与报告组。3 .对于近期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的员工,人力资源部门要进行登记,并要求其进行自我健康监测。登革热的监测期限为14天,基孔肯雅热的监测期限为12天。在监测期间,员工需每天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健康状况,如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报告企业。(一)强化环境清洁与消毒1 .保洁人员每天对办公区域、会议室、食堂、卫生间、电梯等公共区域进行至少2次的清洁消毒,重点对门把手、电梯按钮、水龙头等高频接触部位进行擦拭消毒,消毒频率不少于每2小时一次。2 .保持办公区域的通风良好,每天至少开窗通风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使用空调系统,要定期对空调滤网进行清洗消毒。3 .建立健全垃圾清理制度,及时清理企业内的各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桶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防止垃圾滋生细菌和蚊虫。(三)开展蚊媒防治工作1 .组织专人对企业内的各类积水容器进行排查,包括花盆托盘、水桶、废旧轮胎、露天摆放的杂物垃圾等,及时清除积水,对于无法清除积水的容器,可投放灭蚊幼虫药物。2 .在蚊虫易滋生的区域,如绿化带、下水道口、垃圾堆放点等,定期投放灭蚊幼虫药物,投放频率为每周至少1次。3 .每月邀请专业的消杀人员对企业内的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的成蚊消杀工作,重点消杀办公区域周边、停车场、垃圾堆放点等蚊虫密集的场所。4 .在企业的窗户、门口等部位安装纱窗,为员工配备驱蚊用品,如蚊香、驱蚊液、电蚊拍等,并鼓励员工在工作时合理使用。(四)加强宣传教育1 .利用企业内部宣传栏、微信群、邮件等渠道,定期发布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和信息,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方法、疫情动态等。2 .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1次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邀请疾控部门的专业人员或医学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员工的防控知识和技能。3 .在企业内的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营造浓厚的防控氛围,增强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四、疫情应急处置(一)病例报告1 .员工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可疑症状,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部门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30分钟内报告给疫情监测与报告组。2 .疫情监测与报告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安排专人陪同可疑人员前往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跟踪了解诊断结果。3 .如员工被确诊为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病例,疫情监测与报告组要在2小时内按照规定流程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并同时报告给企业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发病时间、症状表现、诊断结果等。(一)疫情处置L一旦出现确诊病例,防控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2 .对确诊病例所在部门及活动过的区域进行封锁,设置警示标识,限制人员流动,对该区域进行全面的环境清洁消毒和终末消毒。3 .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和登记,按照医学观察要求,实施14天(登革热)或12天(基孔肯雅热)的医学观察,每天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体温检测和症状询问,如发现异常,及时安排就医诊断。4 .加强对企业内环境的清洁消毒和蚊媒消杀工作,增加消毒和消杀的频次,对确诊病例居住的宿舍、工作的办公室等场所进行深度终末消毒,加大对蚊虫滋生地的清理和灭蚊力度。5 .积极配合当地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工作,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包括员工的工作安排、活动轨迹、接触人员等。(三)疫情解除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点范围内最后1例病例得到有效隔离后的最长外潜伏期和内潜伏期(登革热25天,基孔肯雅热24天)内无新发病例,并且经专业检测评估蚊媒密度控制达标时,经当地疾控部门评估同意,企业方可解除疫情应急处置措施。在解除应急处置措施后,仍要持续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的落实,防止疫情反弹。五、培训与演练L定期组织防控工作人员参加专业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监测方法、疫情报告流程、应急处置措施等,邀请行业专家、疾控人员进行授课,提高防控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2.每年至少组织1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模拟疫情发生后的报告、处置、隔离、消杀等各个环节,通过演练提高各工作小组的协同配合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六、附则L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国家防控政策调整以及企业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修订。2.本方案由企业防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如有疑问或建议,可向防控领导小组咨询反馈。基孔肯雅热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应急处置演练方案一、背景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其临床症状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与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相似。该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发,全球已有no多个国家报告过病例。我国自2008年以来在广东、浙江、福建、云南等地陆续发现输入性病例,部分地区曾发生本地传播疫情。近期(2025年7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发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均为轻症。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蚊虫活动频繁,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各医疗机构需加强发热门诊的应急处置能力。本演练脚本模拟发热门诊接诊、报告、隔离、救治、消杀等全流程,旨在检验医务人员对基孔肯雅热病例的识别与处置能力,确保在真实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规范地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传播。二、演练目标病例识别与分诊:检验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对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的识别能力,包括症状询问、流行病学史调查和初步分诊流程。确保发热患者进入门诊后能得到及时筛查和正确分流。诊断与报告:演练临床医生根据症状和流行病学史作出疑似诊断,并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的流程。同时练习疫情报告制度的执行,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向疾控部门报告疑似/确诊病例。隔离与救治:演练对疑似/确诊患者采取隔离措施的过程,包括将患者安置在隔离观察室、限制其活动范围,以及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时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PPE)等。同时模拟对患者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如退热、止痛等支持治疗措施。感染控制与消杀:检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基孔肯雅热病例的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包括环境消毒、医疗废物处理以及蚊媒控制措施(如灭蚊、防蚊设备使用)等。确保在病例诊疗过程中有效防止院内传播。应急响应与团队协作:强化多部门协作机制,包括发热门诊、感染科、检验科、防保科、后勤保障等科室在疫情处置中的协调配合。通过演练提高各岗位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协同作战能力,确保在真实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尽其职。三、角色分配本次演练设定以下角色及人员分工:患者(模拟):由一名工作人员扮演,主诉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并提供近期有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旅居史的信息。分诊护士:负责在发热门诊人口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和初步询问,引导患者至相应诊室就诊。接诊医生:在发热门诊诊室接诊患者,进行详细问诊、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并开具实验室检查申请。护士(诊疗配合):协助接诊医生完成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监测,并按照医嘱为患者提供护理(如测量体温、发放口罩、指导个人防护等)。检验人员:负责采集患者血液样本并进行实验室检测(模拟),包括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并及时反馈检测结果。防保科报告员:在接到疑似/确诊病例报告后,按照规定时限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通知相关部门。院感防控员:负责监督隔离措施执行情况,指导医护人员正确穿戴和脱卸防护装备,安排清洁消毒人员对相关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和蚊媒控制处理。清洁消毒人员:在患者离开后对诊室、隔离观察室及相关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对医院内外环境进行灭蚊处理(模拟)。应急指挥/观察员: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应急办人员担任,负责全程观察演练进展,记录存在的问题,在演练结束后组织讨论和点评。四、场景设置演练场景设置在某二级医院的发热门诊区域,时间设定为夏季(蚊虫活跃季节)的上午就诊高峰时段。发热门诊入口处设有独立的预检分诊台,配备额温枪、登记本等。门诊内部布局按照传染病防控要求设置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有单独的隔离观察室。诊室内备有基本诊疗设备(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以及个人防护装备(口罩、手套等)。实验室位于医院医技楼,距离发热门诊步行约5分钟路程。演练开始时,各岗位人员已提前到位,现场布置模拟真实诊疗环境。五、演练流程步骤1:患者就诊与分诊一名中年男性患者(模拟)步入发热门诊入口处,分诊护士立即上前询问:“您好,请您先测一下体温,并回答几个问题护士使用额温枪为患者测量体温,显示为38.9C。随后护士询问:“您最近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有没有被蚊虫叮咬过?最近两周是否去过外地?”患者回答:“这两天突然发烧,浑身关节酸痛,尤其是手腕和脚踝疼得厉害,而且身上还起了一些红疹。我上周刚从东南亚旅游回来,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