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中学教学管理制度.docx
XXXX中学教学管理制度为加强教学工作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建立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法规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制定本常规。一、教学管理常规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主体。能否科学有效的组织协调教学全过程,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工作指挥系统,是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第一条:制定工作计划。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以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分别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学校制定学年度、学期、周工作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教研与科研工作计划(含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活动计划)、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教研组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备课组、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等。除周工作计划在周前完成外,其他各种计划均在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内完成。相关处室负责统一设计各类计划用纸,按时收取相关计划报教科处存档各级部负责教学的主任,每周周四下午课间操前将下一周教学、教研活动计划报教科处,以便学校统筹安排下周教学科研活动。第二条:合理安排课程。严格按照课程方案要求,合理安排课程,科学编排课程表,做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级部每学期在开学前两周,将本学期开设课程、课时安排、各学科聘用教师数量报教科处审核,课程表及任课教师安排表开学一周内报教科处备案。第三条:落实干部听课、指导教研活动制度。每学期校长参加一定数量的听评课活动,分管业务的副校长不少于30节,教科处主任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要分工负责学科教研活动。第四条:落实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建立“学校一教科处、教导处一级部一教研组一备课组”四级一线的教学常规检查系统,对教学常规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制度。第五条:落实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实行随堂检测、单元检测、阶段性检测(月考)、期末统考制度。随堂检测由教师组织,单元检测由备课组组织(级部协调)。阶段性检测(月考)、期末统考由级部组织考试,并实行网上阅卷。级部做好阶段性检测(月考)、期末统考质量分析,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成绩分析表及时交教科处存档。结合阶段性测试,做好学生学分认定工作,并及时上传,特别是2017级高一,要严格执行山东省学分认定要求。第六条:建立学校教学管理及教师业务档案,包括各种计划及活动记录、总结。对教师业务检查的记录要完整、规范、详实;业务档案填写要全面、规范、认真。第七条:落实集体备课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和落实集体备课,做到时间“制度化”,研究“程序化”,任务“责任化”。集体备课要与个体备课有机结合。集体备课每周组织一次。加强集体备课的领导与管理,级部干部包备课组,参加备课组集体备课。实现教案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二、教师教学常规第八条:制定教学计划。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内,教师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1 .对学生、教材的分析;2 .本学年或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3 .参照上级业务部门的有关要求拟定教学进度表;4 .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注意的问题;5 .后进生转化和特长生培养计划;6 .教学业务学习及有关活动的安排。第九条:精心备课。坚决杜绝不备课就上课的现象。L任课教师要精心备课。青年教师要写详案,中老年教师可详案与略案结合,备课本备课、课本(材料)备课、电子备课相结合。2 .各种课型都要备课。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练习课都要根据其内容和特点进行备课。3 .各个环节都要备课。单元备课包括单元教学目标要求,单元知识结构、重点难点、课时划分等。课时备课包括教材和学情分析、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法指导、习题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4 .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按照“个人一一集体一一个人”的程序实行集体备课。把集体的智慧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富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学科教师要基本作到“三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作业量,杜绝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教学进度不一,内容不一的现象。5 .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是:教学目标要全面合理,明确具体;教学重点、难点准确,处理得当;采用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要遵循认知规律,符合教学实际;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环节科学,情节合理,步骤清晰;课堂提问、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和类型化作业要有序统一起来。第十条: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必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L教学思想端正。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组织教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6 .教学目标明确。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目标、过程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对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掌握准确,重点、难点、关键处理得当。7 .教学过程和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导、学、练,教学思路清晰,着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设计合理,疏密适度,衔接自然,课堂无效环节少。8 .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诱导学生有效学习,要求进行兴趣教学,循循善诱,防止生塞硬灌,强化师生双边互动、生生互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9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提高课堂效率。如挂图、标本、模型、实物等直观教具,充分利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网络教学等手段,多种教学媒体的运用要科学适当,讲究教学效果。10 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效果好。当堂目标,当堂完成,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随时拿起表扬的武器对学生多鼓励多肯定,让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11 教学功底扎实。用普通话教学,语言准确、简练,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板书规范、条理;演示正确、清楚;对课堂偶发事件处理得当。热爱学生,教态亲切、自然,能以姿势、表情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12 要做好每节课的课后反思,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予以纠正,提倡教师写教学日记。13 做到提前3分钟候课。做好上课准备,检查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旧知识的复习,预习新课,及早进入上课状态。14 .履行必要的上课程序,上课要喊起立,提醒学生开始新的学科的学习。第十一条: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出现的问题予以辅导,提高实效。第十三条:实验教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实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课堂中演示的成功率。凡要求学生操作的实验都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倡把演示实验升级为分组实验。要注意把实验注入理性思考和理性分析,提倡探究性实验。第十四条:艺术、体育与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强健的体魄,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含体育课)。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学业成绩,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长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严禁教师讽刺挖苦学生,甚至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第十五条:考试与评价。进一步转变评价观念,不断深化考试评价改革,提倡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整体性、综合性、发展性的评价,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L认真及时做好随堂检测和单元检测。随堂检测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单元检测在每一个单元教学结束之后。2 .及时分析检测成绩。全面分析每次检测成绩,定性与定量结合,明确教学得与失,提出改进教学的有效措施。3 .及时组织二次过关。每次测试结束后,严格落实查失分活动,分析考试得与失,并对未过关学生进行一次补测,对补测中发现的问题再进行个别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第十六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1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教育、法制教育、人口教育、禁毒教育、国防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专题讲座,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的各种兴趣小组和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活动。2 .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备课、上课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按照新课改的精神,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安排专任教师组织实施,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的实效性。(按照省新课改的要求,规范学生基础素养评定,以材料为支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学习的知识,学生随时录入教师进行审核,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便写上些就行。基础素养评定,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所有班主任,教师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三、学生学习常规各科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为主。第十七条:养成课前预习习惯。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难易适当做好课前预习,在教师讲之前作尝试性的自主学习。预习态度要认真,阅读、思考和做习题紧密结合。遇到疑难问题,应先思考,并做出标记,或与同学展开讨论,或查阅资料,或进行观察、调查、实验。预习要讲求方法,合理安排预习内容和时间。要坚持课前预习,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预习时要注意质量,明确学习重点、难点,为上好新课做准备,预习时要做好笔记。第十八条:上课要全身心投入。上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L上课的准备:(1)知识上的准备:预习中的疑难。(2)精神上的准备: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心境等。(3)物质上的准备:书本文具等。(4)时间上的准备:提前到教室。2,上课的要求:(1)听从老师指导,紧跟老师思路。(2)积极参与活动,注重思维过程,完成指派任务。(3)专心致志听讲,多种器官并用。(4)深入咀嚼思考,大胆质疑问题。(5)做好课堂笔记,强化理解记忆。第十九条:复习要讲究方法L尝试回忆。就是独立的把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回想一遍,其作用主要是防止遗忘,强化记忆。2.看教科书。尝试回忆后,再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看教科书。目的在于检验记忆的准确性,纠正记忆误差,规范学生语言。3,整理笔记。上课时记的笔记由于时间关系,不够系统、清晰,通过整理笔记可以进一步把课堂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笔记就是以后的复习资料,要妥善保存。4.看参考书。看参考书要有详有略,相同之处一掠而过,不同之处仔细阅读。吸收多种精华,强化深化所学内容,提高学习质量。第二十条:作业要独立完成L做作业的步骤:(1)审题。要看准题;要认真分析,化繁为简,化大为小,各个击破;要联系新知识和旧知识,寻找解题思路和方法。(2)做题。做作业时不分心、不马虎,做到“一遍对”和“速度快”,养成良好的习惯。(3)检查。做完后从头到尾仔细检查一遍,以确保作业的质量。(4)扩展、提高。作业完成后,可自行选做一些参考资料上的习题,也可以对所做的作业进行反思,寻找新解或多解。2,做作业应做到:认真仔细,一丝不苟;书写规范,书面整洁;当天作业,当天完成;独立完成,不抄袭他人的作业。3.认真对待批改讲评:(1)纠正老师指出的错误。(2)不解之处要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3)建立“纠错薄”,记下错题和疑点,并注上正确的解法及解后反思,以便随时强化。第二十一条:阅读要养成习惯,加大阅读量。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课外外阅读,听广播、上网及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同时养成写日记和及时写读后感的习惯。语文教研组要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篇目,向学校建议图书馆购买的书面和电子书。第二十二条:学习总结1 ,总结的任务:(1)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课后复习解决的是“短时记忆”的问题,系统的复习解决的是“永久记忆”的问题。(2)对学习进行必要的调整。针对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和不平衡,要及时调整学习计划,该补救的补救,该强化的强化,以便确保各科均衡发展。2 .总结复习应注意的问题:(1)要确立强烈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观念。(2)切忌简单重复。应在巩固基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