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docx
物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 .目的规范员工的录用、培训、考核程序,保证录入员工的基本素质。通过教育、培训或其它方法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经验,增强员工的质量、环境管理意识,确保员工能够胜任本岗位的工作。2 .适用范围公司的人员招聘、培训、考核、离职及人力资源开发均适用。3 .定义:无4 .职责4.1 管理部:4.1.1 根据公司发展需求及职务分析,进行人力资源规划。4.1.2 进行人员招聘,调动、培训考核及离职的办理。4.2 各部门:4.2.1 提出人员需求申请。4.2.2 进行本部门人员的上岗、转岗、在岗培训及考核。5 .工作程序5.1 招聘流程5.1.1 人员能力的确定5.1.1.1 各部门主管根据本部门的职责和岗位设置,确定本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岗位说明书,说明各岗位的能力要求及职责、权限。5.1.1.2 各部门将本部门的岗位说明书发管理部备查,作为人员招聘考核的依据。5.1.2 人员增补需求5.1.2.1 根据人员流失情况、生产需求或公司发展规划提出增补需求,填写编制内人员增补申请单、编制外人员增补申请单包括岗位、人数及工作要求等。5.1.3 审核5.1.3.1 审核需求配置的合理性。5.1.4 批准5.1.5.1 管理部根据招聘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进行公司内部招聘或对外发布招聘信息。5.1.6初步面试5.1.6.1 验证其身份、学历、健康状况、工作经历等是否符合要求;5.1.6.2 办公室人员由管理部主管在“管理部意见一栏签名确认,如其不在可由授权人代签;操作人员由管理部招聘员在“管理部意见栏签名确认。5.1.7部门面试5.171考核其经验、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等;5.1.7.2合格后由用人部门主管在“用人部门负责人意见栏签名确认。5.1.8审批5L9录用、建档5.1.9.1 管理部初试及部门复试合格经录用后,需填写应征履历表。5.1.9.2 建立员工档案时,应包括:应征履历表、身份证复印件、员工的健康证、高中(含)以上学历证明、面试结果评价表、试工、用期考核表、人员转正申请表、新进人员薪资订级表、背景调查表外培证书可自愿由应聘人将复印件呈报给管理部备案存档。5.1.9.3 已辞职员工的档案由管理部保存2年,至少保存半年。5.1.10发放厂证5.1.10.1 面试合格后的人员将在上班的第一天内发放临时厂牌,上班的第一个星期内转发公司的正式厂牌,作为上岗的依据。5.2培训及考核流程521培训I流程1.1.1.1 人员培训:由管理部对所有新进人员进行4H以上的入职培训,培训内容:公司基本情况介绍、产品介绍,厂规厂纪、公司QEMS方针目标、环境有害物质及职业健康、卫生与安全等知识培训,具体参照新员工培训教材。1.1.1.2 员工上岗/转岗培训:根据员工的经验、能力及工作要求,在试用期内完成对员工的上岗/转岗培训。上岗培训内容至少包括作业方法、生产工艺、异常处理、HS管制、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知识;1.1.1.3 在职培训I:A.各部门在每年的12月向管理部提交部门培训需求表进行在职培训,培训课题的选择可参照5.2.1.2内容进行。产品环保培训每年不得少于2个课时;B由管理部汇总成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表交总经理审批并分发各部门,各部门按年度培训计划表日期备课。C临时性培训:因新产品导入、工艺变更、重大影响健康、环保、安全等问题必须实施培训时,由部门实施临时性管理培训对国际(或客户)新环保标准的出台由总经办对各部门实施管理培训。1.1.1.4 特殊制程及其它特定岗位人员的培训:特定岗位如电工,焊工,机动车驾驶员,需获得相应的机构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资格证书,持证上岗。1.1.1.5 外部培训:管理部组织外请教师或到外机构培训外派培训,须缴验培训合格证书或结业证书,将副本或者复印件保存,并须把所接受的知识传授给相关工作人员。1.1.1.6 所有培训计划、课程、时间、教材等均由管理部备案,督促实施。因时间冲突、主讲人异动或课题发生变化时,由管理部允许培训计划的变更,但培训时间的变更不得超3次。5.2.2考核流程5.2.2.1 考核方式分:口试、笔试、实做三种新进人员培训:笔试在职培训:作业技能类培训卜-笔试或实做,非作业技能类一口试员工上岗/转岗培训:笔试+实操5.2.2.2 所有培训须填写培训签到记录表,考核结果记录在培训签到记录表上,考核记录需呈报管理部,管理部将考核成绩录入员工培训档案,培训档案的保存期至员工离职顺延1年为准。5.2.2.3 考核分数分别按新员工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规定之评价分进行,考核不合格者重新培训至合格或延迟试用期或转岗、辞退。5.3 人事异动5.3.1 公司职员工如果有岗位变动,如转岗、晋升等,应填写人员异动申请单经审批后实施。5.4 辞退/离职5.4.1 辞退原因包括违反厂纪厂规等其它。5.4.2 辞职应提前30天提出申请,不包括急辞职。5.4.3 职员工无论何种情况离开公司,均应填写辞职申请单、离职人员薪资结算单经审批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