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未来市场机遇和发展趋势分析.docx
供应链金融未来市场机遇和发展趋势分析一、企业应收账款上升与供应链金融关系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从2011年至2020年,规模逐步增长,2019年达到17.4万亿,较2011年增长了近3倍。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也连年上升,从2011年的8.29%,增长到2019年的16.45%。2020年末,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6.4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l%o企业应收账款的持续上升,加剧了资金的需求,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金融通过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经销商提供融资支持、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服务,解决了供应链中的融资问题。供应链金融不再局限于传统金融对企业个体硬件的评判,而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对供应链各成员进行整体的资信评估,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例如,传统银行授信按担保方式主要有三类,但由于中小企业信用缺失、抵押品少、财务信息不透明等问题,融资困难重重。而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更具包容性,将银行的不动产质押偏好改为动产质押偏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二、供应链金融填补融资利率盲点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年化8%T2%之间的供应链融资利率,是传统金融机构尚未触及的空间,也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万亿蓝海。传统金融机构冗长复杂的审核过程无法快速响应企业的融资需求,很多企业在等待漫长审核的过程中错过了扩大生产经营的机会,甚至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而供应链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工具,具有周期短、频次快的特点,能够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定制融资服务,降低企业融资门槛,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融资方式。供应链金融填补了8%-20%的融资利率空白,打开了中小企业融资阀门。理论上银行是中小企业最理想的融资对象,成本在6%-8%之间。但从收益风险配比角度看,银行更愿意将资金大门向大型企业敞开,而不愿承受过高风险。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在于对核心企业的资质审核和还款能力进行评估,围绕核心企业,参与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料,让金融机构将某个企业的风险,转化为整个产业链上的可控风险,从而达到供应链金融体系上的风控平衡。三、国家政策对供应链金融的鼓励近年来,供应链金融行业受到国家层面的多项政策鼓励,是我国融资结构改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抓手。商务部等9单位发布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信贷支持方式,鼓励银行机构开展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的境内外供应链金融服务。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供应链金融发展。如山东济南优化供应链金融监管机制,探索对供应链金融实施差异化监管;山东青岛对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成效突出的金融机构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安徽马鞍山积极引进一批供应链金融服务机构,创新开展供应链金融顾问服务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未来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金融科技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将在供应链金融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技术的创新将不断提升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自动化的风险评估和审批流程,缩短融资周期;利用物联网实时监控货物状态,提高存货质押融资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将进一步拓展供应链金融的业务边界和服务范围,如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信用评估模型可以覆盖更多的中小企业,为其提供融资机会;分布式账本技术可能应用于跨境供应链金融,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二、平台化与生态化发展未来,供应链金融将更加强调平台化和生态化。各方参与者将通过建立综合性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平台模式将搭建起一个产融结合的生态系统,不再是单向流动的价值链,而是促使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中,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科技公司等各主体相互协作,共同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例如,一些大型核心企业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和资源,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吸引金融机构和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完整的生态闭环;金融科技公司则通过技术输出和服务整合,参与到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中。三、垂直化和细分化深耕不同产业的主体特征、生态、周期等差异巨大,这决定了供应链管理流程的多样性。因此,供应链金融将向垂直化和细分化的方向发展。各市场主体需要深度下沉,真正吃透目标产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逻辑,在此基础上提供针对性强、贴合度高的“滴灌式”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比如,针对农业产业的供应链金融,需要考虑农产品的季节性、价格波动等特点;对于医疗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则要关注药品的研发周期、销售渠道等因素。只有在纵向市场进行深度垂直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产业的特定需求,化解核心企业对行业的控制力,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和平台。四、线上化成为主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趋势将愈发明显。各参与主体通过建立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企业可以在线上完成融资申请、资料提交、审批放款等操作,大大提高了融资的便捷性和效率。同时,线上平台能够实时整合物流链、资金链和信息链,为大型实体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也能够通过线上平台更高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五、多元化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将不断丰富和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融资业务外,还将衍生出更多的创新型金融产品,如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保险、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例如,通过将应收账款进行证券化处理,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运用保险产品为供应链中的风险提供保障,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供应链金融将与其他金融业务进行更深度的融合,如与贸易金融、消费金融等相结合,拓展业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六、绿色供应链金融兴起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色供应链金融将逐渐兴起。金融机构将更加注重对绿色产业和环保项目的支持,通过供应链金融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环保的企业和项目。例如,为新能源产业的供应链提供融资服务,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产业的绿色转型,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长期趋势,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七、跨境供应链金融发展加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境贸易日益频繁,跨境供应链金融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金融机构和企业将积极探索跨境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和解决方案,以解决跨境贸易中的资金结算、汇率风险、信用评估等问题。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支付的快速、安全和透明;通过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跨境融资和风险管理服务。跨境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全球贸易的畅通和经济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