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防震应急疏散演练上的发言:以练筑防守护校园“生命线”.docx
-
资源ID:1344587
资源大小:10.0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校长在防震应急疏散演练上的发言:以练筑防守护校园“生命线”.docx
校长在防震应急疏散演练上的发言:以练筑防,守护校园“生命线”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防震应急疏散演练。站在操场上,看着大家秩序井然的队列,我既欣慰又感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意外和危险的发生同样不可预测,但我们能通过一次次演练,为生命筑起坚实的防线。这次演练,不仅是对“平安校园”建设的有力推进,更是一堂关乎生命安全的必修课。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和大家聊聊这次演练的意义与收获。一、未雨绸缪:筑牢安全防线的基石“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中的这句话,深刻道出了安全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始终将师生安全放在首位,把防震演练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在筹备本次演练时,各部门协同合作,就像精密运转的齿轮,每一环都不可或缺。学校专门召开防震演练安全会议,从校领导到班主任,从后勤人员到安保团队,大家围坐在一起,结合教学楼结构、班级分布等实际情况,反复研讨应急预案。我们实地勘查了每一层楼的疏散通道,用脚步丈量距离,用粉笔标记关键点,将原本模糊的路线细化成清晰的“生命通道”。为了确保低年级学生也能安全撤离,老师们甚至蹲下身,模拟孩子的视角检查楼道台阶是否存在隐患。在制定疏散路线时,我们遵循“就近、安全、有序”的原则,对每个班级的撤离方向、集合区域都进行了精确规划。例如,靠近楼梯口的班级优先撤离,避免拥堵;高楼层班级采取分批次、分时段下楼的方式,防止踩踏事故。同时,我们还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视频演示、现场讲解,让老师们熟悉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明确自己在演练中的职责。有的老师将疏散流程做成小卡片随身携带,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研读;有的班主任提前在班级开展防震知识小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解避震要点。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为演练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实战砺兵:检验应急能力的考场当尖锐的地震避险警报声划破校园上空,一场无声的“战斗”正式打响。在这紧张的时刻,我看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场景。高楼层的教室里,老师们就像定海神针,沉着冷静地指挥学生避险。有的老师一边大声提醒“护住头部,躲到课桌下”,一边快速检查每个学生的姿势是否正确;有的老师甚至用自己的身体护住角落里的学生。同学们也迅速行动起来,有的用课本挡住头部,有的将书包顶在头上,以标准的猫腰、下蹲姿势,就近躲在课桌下,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低楼层的撤离行动同样迅速而规范。老师们打开教室前后门,站在门口引导学生快速通过,并不时提醒“不要拥挤,注意脚下”。同学们按照平时训练的要求,双手护头,贴着楼道两侧,小步快跑着向操场撤离。在楼梯拐角处,负责疏导的老师牢牢守住岗位,用手势和口令指挥着学生有序通过,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全下楼。第二次疏散信号响起后,高楼层的师生们争分夺秒,沿着既定路线向操场撤离。虽然时间紧迫,但大家没有丝毫慌乱,始终保持着整齐的队伍。尤其是我们的同学们,展现出了良好的纪律性和应急素养。有的同学在奔跑中发现鞋带松开,没有停下系鞋带,而是继续快速前行;有的同学主动搀扶行动较慢的伙伴,体现出互帮互助的精神。整个疏散过程仅用了3分钟,全体师生就安全、有序地到达了操场集合区域,这背后是大家平时刻苦训练的成果。三、防患未然: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同学们,老师们,演练虽然结束了,但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每一次演练都是一次生命的预演,只有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将应急技能外化于行,才能在真正遇到危险时保护好自己和他人。在此,我向全体师生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大家以这次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防震减灾知识,不仅要记住“伏地、遮挡、手抓牢”的避震口诀,更要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第二,希望老师们将安全意识贯穿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利用班会课、安全教育课等时间,持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安全知识人脑入心;第三,希望全体师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平时不堵塞疏散通道,不随意触碰消防设施,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让我们以此次演练为新的起点,继续绷紧安全这根弦,共同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将安全牢记心间,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成为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