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制冷检查表.docx  
                                  
                            《液氨制冷检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氨制冷检查表.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液氨制冷检查表1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1 .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2 .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消防安全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等规章制度。3 .制冷系统运行应建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建立配电间停送电操作规程、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建立压力容器操作规程、压力管道操作规程、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制冷系统充氨操作规程、制
2、冷系统除霜操作规程制、冷库内商品堆码操作规程、救治设施操作规程等。2安全生产投入1 .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2 .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经费。3 .应当安排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3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1.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2.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如安委会)。4安全教育培训1 .应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全员安全培训教育计划。2 .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建立培训档案。3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取得有效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3、。4 .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5 .新员工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6 .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六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5隐患排查治理1 .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并做好记录。3 .对隐患治理状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4 .按规定向政府有关监管部门上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6职也健康1 .应向地方安监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2 .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3 .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公布
4、、存入档案。4 .应以合同、教育培训等方式向员工进行职业危害告知。5 .在涉氨操作岗位及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7重大危险源管理1 .按规定对本企业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储氨量10吨)o2 .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3 .对重大危险源采取措施进行监控,包括技术措施(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验等)和组织措施(职责明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作业要求等)。4 .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形成报告,报地方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8事故与应急管理1 .制定液氨泄漏等事故应急预案,重点作业岗位应有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2 .建立与本单位
5、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并做好记录。4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上报告地方安监部门。5 .发生事故后,应当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9相关方管理1 .建立有关承包商、供给商等相关方的管理制度,对相关方资质进行审查,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2 .应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3 .应对相关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监视管理。IO建设工程“三同时1.2010年7月后建设的冷库应由具备冷库工
6、程设计、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相关标准设计。2010年7月前建设的冷库,应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相关标准复核。2 .冷库应使用具有相关生产资质企业制造的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应具有合格证。3 .冷库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竣工应办理验收手续。4 .冷库投产运行应办理相关手续。11制冷设备1 .企业应建立设备管理运行档案,并合理保存。2 .制冷压缩机应按制造商的要求定期进行大、中、小修和日常维修保养。其它制冷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3 .冷凝器的运行压力不得超过系统设计允许值,如出现异常状况,应及时处理。4 .气液分开器的存液量不应超过容器容积的2/3,液位高度不得超过高液位报警线。5 .高压贮
7、液器液面应相对稳定,存液量不应超过容器容积的2/3o多台高压贮液器并联使用时,均液阀和均压阀应处于开启状态。6 .低压循环贮液器的存液量不应超过容器容积的2/3,液位高度不得超过高液位报警线。7 .排液桶桶内液面不得超过80%o8 .蒸发器表面霜层及管内油污等应定时清除。冷风机、冻结装置等蒸发器融霜时,应严格依照操作规程操作。9 .制冷系统进行管路、设备更换维修后,应进行排污及强度试验或进行环向、纵向以及螺旋焊焊接接头100%射线检测或100%超声波检测和气密试验。气密性试验应使用氮气或枯燥清洁的空气进行,严禁使用氧气。10 .制冷系统长期中止运行时,应切断电源,并应合理处理系统中的制冷剂。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冷 检查表
 
 
                        第壹文秘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自评表.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