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教案.docx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多想去看看》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我多想去看看教案A教学目标1.认识“想、告”等11个生字,会写“多、会”等6个字。2 .能正确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3 .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A教学重难点1 .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2 .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A教学策略1 .识字写字(1)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京”可以根据“惊”字,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北”与“比”,“走”与“足”,“广”与“厂”可以通过比较记忆;“告”字可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记忆。借助“想”字巩固认识偏旁心字底。(2)写字。要写的字中,“走”先写“土”,再写下面部分,注意第二笔与第
2、四笔的竖不连写。“广”字的横不要写得太长,第二笔竖撇要与平撇相区别。2 .朗读指导朗读时,第一、二句语速舒缓,体现“我”沉浸在遐想之中,留下想象空间。“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是个长句子,要指导学生读通顺。“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朗读时语气要强烈,突出“多想”,表达出“我”向往北京的强烈情感。通过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3 .理解运用可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初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每幅图分别对应哪一个自然段。将文字和画面对应起来,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A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A课
3、时目标1.认识“想、告”等11个生字,会写“多、会”等6个字。4 .能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A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激趣导入,产生共鸣。(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2)简单介绍天安门广场。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0000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集会。天安门广场北端有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正对面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广场中央盛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南面有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东侧有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有人民大会堂。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整齐对称,浑然一体,气势磅礴。(
4、3)你们对这个地方熟悉吗?(课件出示:美丽的天山的图片)2 .引出课题,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这些地方亲眼看一看呢?(2)板书课题。(3)指名读,齐读,读好题目。(4)识记“想”:部首是心字底,可以拆为“木、目、心”o3 .提出质疑,启发思考。(1)师: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2)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小结。(3)教师提出问题:“我”多想去哪儿看看?为什么想到那个地方去看看?多想去看看什么?学生思考并交流。(4)教师小结:答案就在课文里,请同学们借助拼音通读课文,圈一圈生字,然后在文中画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图片导入课题,目的在于用此图片激发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多想去看看 多想去 看看 教案
第壹文秘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自评表.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