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docx
《第四章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四章光第一节光的折射1.光从真空斜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 线处在同一平面3.当我们潜入游泳池底向上看时,既能看到池底的景象,又能看到池边岸上的人或物。前 一种情况是由于来自池底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后一种情况是来自池边岸上的人AB5. 一束平行光射入玻璃中的球形气泡,图4-2中可能正确的是()。I批注 lfj5J: B2022沪科版练习册4.1.56.光从空气斜射入另种介质,入射角为45.0。时,折射角是27.7%根据表中的信息推批注fj6:由=黑 =s;*; 1.52知,该介质可能是玻璃2022沪科版练习册4.1.6断介质的肿科_介质折射率金刚石2.42二氧化碳1.21
2、.8批注僭7|:如图所示,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皤礴,7.在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是由大头针的位置确定的。有同学发现,虽然各组同学所选的入射角不同,但是入射光线均与出射光线平行。试用光的折射定律证明之。如图4-3所示,若玻璃砖折射率为1.5,厚度d为5cm,入射角仇为30。的光线平行于纸面,进入玻璃砖后,从下表面出射。求入射光线延长线和折射光线间的I垂直距跳,光由玻璃礴斜射入空气,由光路可逆弭,盂也n,得仇=必,即入射光战与出射光统平行。由折射定律Sin仇=&tin,sift=.19.5,8.图44所示情境中发生了奇妙的隐身现象。将小烧杯置于相同材质和折射率的大烧杯入射光线的延
3、长线和折射光线间的垂直距离中。把色拉油逐渐倒入小烧杯,随着油从小烧杯中溢出,发现小烧杯似乎逐渐消失了。这一d00WBHAo光以一定角度射入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中时,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偏离入射光的角度越大,折射角越小6 .由=喘=端端1.52知该介质可能是玻璃7 .如图16所示,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鬻=,光由玻璃砖斜射入空气,由光路sin(0-ft)=COSl95sin(30-19.50)m9.672022沪科版练习册4.1.7批注f8:2022沪科版练习W4.1.8可逆得,鬻=得仇=为,即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平行。由折射定律sinI=ASin必,SiM=噌=仇19.5。,入射光线的延长线和折射光线
4、间的垂直距离5=向sin(仇一例)=cosisin(30-19.5o)m9.67IO-3m8.色拉油的折射率约为1.5,与实验中所选烧杯玻璃的折射率接近,光从玻璃进入油和从油进入玻璃的偏折都不明显,几乎沿直线传播。因此,无法辨别出油中的玻璃烧杯。第二节全反射2022沪科版练习册4.2.1批注图10J:弱,强2022沪科版练习册4.2.2批注图11:如图所示1.当光从.介质射入.,介质时,如果入射角超过临界角,只能看到反射光的现象称为全反射现象。临界角C和介质折射率的关系堪2.光从某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发生了全反射现象。若逐渐减小入射角,当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后,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且反射光的亮度越
5、来越.。(均选填“强”或”嬲一,折射光的亮度越来越3.受季的公路路面被太阳晒得很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的折射率越小,斜向下射向地面的光会在近地面区域偏离原直线,在观察者看来路面就如水面一般图4-5(a),假如把靠近路面的空气简化为一定厚度内折射率不变的空气层,越靠近路面,这层空气的折射率越小。在图4-5(b)中画出光在靠近路面空气中的大致光路|困。4.光由折射率为1.33的水中射入空气的临界角是多少?解糅为何水中的气泡特别帆亮IL5.一个灯泡被安装在3.0m深的水池底部,向各个方向发光。水的折射率为1.33,则该灯泡在水面上形成的亮斑的直径为多少I?6.冰的折射率为1.31,计算光从冰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第壹文秘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自评表.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