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盘桩具体施工工艺标准.doc
《支盘桩具体施工工艺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盘桩具体施工工艺标准.doc(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3.1、桩基施工工艺由于该工程工期紧,工程质量要求高,结合地质情况,经综合分析、论证,制定出泥浆护壁、正循环钻进成孔、成桩施工方法,其施工工艺分述如下:3.1.1、测量3.1.1.1、轴线测量我们采用了经纬仪对每一道轴线进行精确测量,并设立控制桩标志,最后会同监理、建设方一起复核。3.1.1.2、桩位测量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该工程的桩位放线测量,我们计划采用平面直角坐标法进行,精确地确定每一个基桩的位置。具体放线方法见定位、测量记录。放样完成后,请监理、甲方一起验收,并办理复核签证手续。3.1.2、护筒埋设先在桩位四周十字交叉引出控制桩,然后按规要求进行挖孔、埋设,注意护筒中心与桩心位置偏差5
2、cm,然后在护筒周围用粘土捣实,防止护筒周边冒浆,确保开钻时护筒不发生偏斜。3.1.3、钻机就位移动钻机,确保钻机转盘中心与桩心重合(测锤测定),并调整钻机水平、钻架垂直、稳固(水平尺、靠尺测定),就位误差控制在5mm之。3.1.4、成孔钻进3.1.4.1、采用正循环钻进方法成孔;3.1.4.2、选用三翼笼式钻头,钻头外径要符合设计要求;3.1.4.3、桩长度应以不小于设计桩长为原则,桩垂直度偏差为1%。3.1.4.4、钻进时,必须保持泥浆性能,以保证不坍孔,顺利钻进为原则,确保成孔质量;3.1.5、清孔钻进达到设计孔深后,先根据钻杆长度校对孔深。然后用测绳测出沉渣。然后开始清孔。3.1.5.
3、1、第一次清孔为提高清孔效果,当钻进接近设计孔深45m时,开始适当加入清水,加快泥浆净化速度,达到设计孔深后,将钻头提离孔底1020cm,清孔排渣。清孔过程中,要有专人测量沉渣厚度和泥浆性能,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0,符合要求时,可终止第一次清孔。3.1.5.2、第二次清孔在安装钢筋笼和下入导管之后,再一次测量孔底沉渣厚度、泥浆比重,如超出1.15,利用导管正循环法再次清孔。3.1.6、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3.1.6.1、钢筋笼的制作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和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规定进行制作,具体如下:原灌注桩由三节焊接而成,每节长度分别为:9米、9米,11.56米,搭接10d焊接
4、而成,箍筋采用梅花点焊与主筋固定,保护层每三米一组,共九组,每组三根,厚度为3-4CM。变更支盘桩由二节焊接而成,每节长度分别为:9米、14米,搭接10d焊接而成,箍筋采用梅花点焊与主筋固定,保护层每三米一组,共八组,每组三根,厚度为3-4CM。允许偏差如下:主筋间距10,箍筋间距20,钢筋笼直径10,笼长度500。3.1.6.2、钢筋笼安装吊放钢筋笼时应,用长钢管防止笼的弯曲变形,对准孔位轻放、慢放入孔,不允许左右旋转,若遇阻,应停下来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起、猛落、碰撞和强行下放。为使钢筋笼安装标高准确、定位稳固,根据每个桩位的标高计算出钢筋笼应下入的深度,由专人测量吊筋的长度,并用水准
5、仪现场复核,笼顶标高误差控制在1.0cm之。为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我们在钢筋笼安装时,采用了锁杆和细钢丝绳绳套充当吊筋,既能重复利用,又增加了工效,节约了钢材。3.1.7、灌注混凝土3.1.7.1、灌注方法采用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方法,即将密封连接的导管作为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通道,其底部以适当的深度埋入混凝土,在一定的落差压力作用下,形成连续密实的混凝土桩身。导管灌注混凝土的优点是:能向水深处迅速地灌注大量混凝土,不用排水,利用有利的地下条件对混凝土进行近乎标准的养护,作业设备和器具较为简单,能适应多种施工条件。3.1.7.2、混凝土的配制根据国家有关规和设计要求,该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为18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支盘桩 具体 施工工艺 标准
第壹文秘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自评表.docx
芒果病虫害防治手册.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