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脉证(房颤)中医护理常规.docx
《促脉证(房颤)中医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脉证(房颤)中医护理常规.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促脉证(房颤)中医护理常规促脉证,是以脉来数而时有一止,止无定数,自觉心悸,或快速,或跳动过重,或突发突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一、护理评估(1)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呼吸、面色、血压等变化。(2)密切观察患者胸闷、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3)了解患者饮食、生活习惯,既往有无房颤病史。(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5)中医证型:气阴两虚证。证候:心中悸动,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气短,咽干,口干烦躁。舌红少苔,脉细弱。心虚胆怯证。证候:心悸征忡,善惊易恐,坐卧不安,恶闻声响,多梦易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痰热内扰证。证候:心悸,睡眠不安,心烦懊恼
2、,胸闷脱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胸闷或胸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气虚血瘀证。证候:心悸怔忡,气短乏力,胸闷心痛阵发,面色淡白,或面唇紫暗。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Q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3)患者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季节交替,温差变化大时,注意预防感冒。(4)患者心悸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尽量少搬动患者,病室保持安静,避免噪声干扰,减少探视。(5)出现异常或胸痛加剧、汗出肢冷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遵医嘱用药,并观察服药后症状缓解程度。(6)指导患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勿过于用力屏气,保持排便通畅
3、。(7)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呼吸、面色、血压等变化。密切观察患者胸闷、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出现异常情况或患者胸痛加剧、汗出肢冷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活动中密切观察患者,若出现头晕、气促、汗出、胸闷、胸痛等症状要停止活动,休息以待缓解。(8)给药护理:内服中药。气阴两虚证、心虚胆怯证及气虚血瘀证中药汤剂宜热服;痰热内扰证中药汤剂宜温服;利水药需浓煎,空腹或代前服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宜促后服用。(9)饮食护理;饮食以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为原则。戒烟酒、浓茶、咖啡,忌辛辣、肥甘厚腻之味。(10)情志护理;心悸发作时自觉心慌恐惧的患者应有专人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促脉证 房颤 中医 护理 常规
第壹文秘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自评表.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