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足口病应急预案.docx
《医院手足口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手足口病应急预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心卫生院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一、总则(一) 总体目标为加强我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及时处置重症病例,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特制定本预案。(二) 工作原则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各负其责:以人为本,分级处置。(三)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有关规定。(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乡突
2、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公众身心健康的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二、手足口病防控的组织管理及职责成立“卫生院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成立“卫生院手足口病急救小组及疫情处置小组”,负责手足口病病例的报告和配合留观患者的转运,配合县疾控中心开展手足口病流调与消杀工作和依法对有关单位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卫生院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卫生院手足口病急救小组及疫情处置小组名单见附件)卫生院、卫生所及个体开业诊所职责如下(一)卫生院负责疑似手足口病病例的诊断、报告和留观患者的转运。配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工作,负责院内及乡村医生的培训
3、工作。在手足口病暴发期间,负责辖区托幼及儿童集体人群的主动监测。(二)村卫生所、个体开业诊所负责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发现、报告和对病例按要求进行门诊登记,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有关手足口病的疫情处置工作。三、疫情判定及分级病例定义按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和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规定。(一)临床诊断病例1、普通病例: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单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2、重症病例:少数病
4、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上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主要表现: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谙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细、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罗音或痰鸣音。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劣;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
5、减慢,脉博浅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1、肠道病毒(CoxA16.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I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I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4倍以上升高。(三)聚集性病例:在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根据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例数、流行范围、扩散趋势和危害程度,
6、结合当前防控工作需要,将手足口病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疫情(I级)、重大病情(II级)、较大疫情(In级)和一般疫情(W级)。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一般病情(W级)的应急处置。四、监测、预警与报告(一)监测:建立县、乡、村三级手足口病监测网络,各有关单位要按照要求开展手足口病日常监测工作。(二)预警:镇中心卫生院根据各村卫生室提供的监测信息,根据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对公众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做出疫情预警。(S)报告:在发生手足口病暴发流行时,镇卫生院应将诊断的手足口病疑假病例转送到县人民医院。五、应急响应(一)应急响应原则:当辖区内疫
7、情达到本预案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处理,并向同级政府提出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的建议。同时要遵循手足口病发生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预警和反应级别,以有效控制事件,减少危害和影响;对事态和影响不断扩大的事件,应及时提升预警和反应级别;对范围局限、不会进行下一步扩散的事件,应相应降低预警和反应级别。镇中心卫生院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对在托幼机构、学校或重要活动期间发生的手足口病,要高度重视,可相应提高反应级别,确保迅速、有效控制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维护社会稳定。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事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手足 应急 预案
第壹文秘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自评表.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