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讲座.ppt  
                                  
                            《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讲座.ppt(2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讲座2023-4-162动机n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性n国家、科学共同体、个人n对国家、科学共同体而言,会丧失创新性n对个人而言,无疑是个人信用的污点,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n学术不当/不端行为的蔓延2023-4-163动机(续)n从所揭露的学术不端行为看其所波及范围n在发达国家的学术界不乏被揭露的事实n山崎茂明在科学家的不端行为捏造、篡改、剽窃披露了发生在美国、日本等国的事实n在我们周围存在被揭露的事实2023-4-164动机(续)n研究生产生学术不当行为的动因n仅将学位作为今后人生的契机,以侥幸心理,浮躁心态,故意试图寻找一种(不当的)捷径获取学位。n不知道学位意味着对其在坚实
2、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科研工作能力和创造性情况达到水准的评价n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掌握,对今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是有益的2023-4-165动机(续)n研究生产生学术不当行为的动因(续)n对周围师友的不端行为耳濡目染,失去心理平衡而为之。n缺乏学术道德规范的系统、全面知识,缺乏学术规范的严格训练,不知何谓错。n平时不抓紧,最后要交论文要答辩,时间仓促导致抄袭n缺乏研究毅力,怕吃苦2023-4-166动机(续)n研究生产生学术不当行为的动因(续)n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托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于2007年5月至7月对应届博士毕业生进行调查,涉及全国四个城市中十四所高校及研究院所,结果分析:
3、(赵延东,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成因分析,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5期,p45-51)n39的博士表示对学术不端行为者“值得同情”n23的博士表示对学术不端行为者“可以原谅”2023-4-167动机(续)n研究生中产生学术不当行为的动因(续)n结果分析(续):n听说过周围师友有学术不端行为: “听说不少”占6.6,偶尔听说”占50.1,“从未听说”占43.3n对“是否同情”有显著作用,按作用大小依次为:“对未来工作预期”、“周围师友的不端行为”、“学术能力自评”、“是否因兴趣读博士”、“读博期间是否参加过科研项目”、“性别”、“读博前是否工作过”和“是否从学校课程学到学术规范”。20
4、23-4-168动机(续)n研究生中产生学术不当行为的动因(续)n结果分析(续):n对“是否原谅”有显著作用,按作用大小依次为:“周围师友的不端行为”、“是否因兴趣读博士”、“读博前是否工作过”、“对未来工作预期”、“性别”和“学术能力自评”。n参加过科研项目的人与没有参加过的人相比更可能同情学术不端行为n有过工作经历的人比没有工作过的人更可能“原谅”学术不端行为n女性比男性更不可能“同情”和“原谅”学术不端行为2023-4-169动机(续)n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氛围途径n加强职业操守教育,个人自律;n净化并加强团队的学术氛围n进一步改革评价体系和制度建设n开设相关讲座和课程,使学生了解
5、和掌握学术行为规范2023-4-1610手册编写过程n征求意见(2008.1、2008.3)n组建课题组(2008.4)n撰写初稿(2008.45)n发放调查问卷(2008.5)n分析调查结果(2008.5)n提交讨论稿,征求意见(2008.7)n修改形成报批稿(2008.7)n经审定后,印刷终稿成册(2008.78)2023-4-1611所涉及的几个问题n学术不当 vs. 学术不端n正面教育 vs. 处罚措施n正面教育与处罚并重n博士生获取有关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导师的言传身教”(66)和“自己看材料”(51),从学校组织课程中获得相关知识的比重只有21左右赵延东n自然科学 vs. 社会科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生 学术 行为规范 讲座
 
 
                        第壹文秘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自评表.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