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七章).ppt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七章).ppt(4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 第一节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第二节 凯恩斯学派的现代货币理论 第三节 货币对经济影响的其他途径 第四节 货币学派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一、剑桥方程式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在指在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以前分析货币数量对价格水平影响的理论。 传统货币数量论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 庇古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名义产值。如果Y用表示产量,用P表示平均价格水平,Md表示货币需求量,那么 Md =KPY K是系数。这表明,庇古强调货币需求的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 另外,货币供给量取决于政府的货币政策。在政府的货币政策为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供给量为一定。如果用Ms表示政府
2、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量,用Ms表示经济社会的货币供给量,那么 Ms = Ms 在均衡的条件下, Md = Ms,即 Ms = KPY 这就是剑桥方程式。由于传统经济学是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讨论经济问题,产量不会变化,价格水平与政府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量成比例变化。 二、费雪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 费雪认为,如果设货币的流通速度是V,即每单位货币在一定的时期流通的次数,政府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量是Ms,那么Ms V就是实际发生作用的货币数量。 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人们使用货币是购买商品,所以Ms V表示人们要购买的商品总额。 另外,如果设Y表示产量,P表示平均价格水平,那么PY表示
3、经济社会可以出售的商品总额。 由于买和卖是交易行为的两个方面,从成交的角度看,购买量等于出售量, Ms V = PY 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受习惯影响,它是稳定的,产量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是不变的,价格水平与货币供给量成比例变化: P= (V/Y) Ms 这就是费雪方程式。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具有下述特点:第一,由于该理论在充分就业的前提下讨论问题,产量不会发生变化,这意味着货币是中性的。第二,价格水平将与政府决定的货币供给量成比例变化。 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供给将通过三个环节对产值和价格水平产生影响: 第一个环节是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 前面关于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表明,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函数。在以纵轴表
4、示利率,以横轴表示货币需求量的坐标系里,流动偏好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利率弹性 均衡利率的变化 i i M M1 i i i1 LP i1 LP O L O M L L1L1 在同一个坐标系里,流动偏好曲线越陡峭,一定的利率变化导致货币需求量的变化就越小,货币需求量就越缺乏利率弹性。 在货币需求量等于货币供给量的时候,形成了均衡的利率。 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当货币供给增加的时候,均衡利率将下降;反之,均衡利率将上升。 另外,结合利率弹性 的分析可以看到,流动偏好曲线越陡峭,即货币需求越缺乏利率弹性,货币供给的变化对利率的影响就越大。 凯恩斯指出,当利率很低的时候,将存在流动性陷阱,即
5、货币供给的增加不能再导致利率的下降。关于货币需求的分析表明,在利率很低,即债券价格很高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卖出所有的债券,货币需求倾向于无限增加,流动偏好曲线成为水平线,货币供给增加不能降低利率。 第二个环节是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投资边际效率函数的分析表明,在预期利润率不变的条件下,投资额随着利率的下降而增加,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减少,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i MEI O I 在同一个坐标系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越陡峭,表示一定的利率的变化对投资的影响越小,即投资对利率越缺乏弹性。相反,则表示投资对利率越富有弹性。 第三个环节是投资对产值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第七
第壹文秘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自评表.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