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EMG)临床意义解读.docx
《肌电图(EMG)临床意义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电图(EMG)临床意义解读.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肌电图(EMG)临床意义解读一、肌电图(EMG)广义肌电图指记录肌肉安静状态下和不同程度随意收缩状态下的肌电活动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生理特性的一种技术。广义EMG包括常规EMG、神经传导速度(NCV)重复神经电刺激(RNS)运动单位计数(MUNE)单纤维肌电图(SFEMG)及巨肌电图(Macro-EMG)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模式图二、肌电图适应症及意义脑神经核、脊髓前角细胞及其以下的病变(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和肌肉)均是EMG检查的适应证。L诊断和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2 .可以发现临床下病灶和容易被忽略的病变3 .神经传导速度结合可以补充临床上的定位诊断,特别是神经根病变的定位,对颈椎
2、病手术的术前定位有参考意义。三、EMG临床意义解读常规EMG检测通过记录肌肉静息状态下的插人电位和异常自发电位、肌肉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肌肉大力收缩时募集电位以及肌强直放电等判断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源性损害。1自发电位包括纤颤电位、正锐波、束颤电位、复合重复放电和肌颤搐电位。2束颤电位和肌颤搐电位只见于神经源性损伤。3以往曾认为束颤电位是前角细胞病变的特征性表现,目前认为也见于神经根、神经丛和远端周围神经损害。4肌颤搐电位多见于神经丛病变,特别是放射性臂丛神经病。5纤颤电位、正锐波和CRD见于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在神经源性损害时纤颤电位和正锐波提示进行性失神经或早期病变,而在
3、肌炎时,两者提示病变为活动性,激素导致的肌病通常没有自发电位。6肌强直放电具有特征性的意义,仅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肌强直类疾病,常见的有萎缩性肌强直、先天性肌强直、副肌强直及高钾型周期性瘫痪等。7MUAPs时限最重要,时限增宽提示神经源性损害,MUAPs时限缩短提示肌源性损害。8胸段脊旁肌EMG的检测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多客观依据。9近年的肛门括约肌EMG的检查为多系统萎缩(MSA)的诊断提供了可参考的客观指标。四、EMG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1 EMG检查只提供定位诊断,而不能进行病因诊断。2 EMG检查的结果必须密切结合临床才有意义。脱离临床可能造成误导。3 EMG毕竟是有创检查,部分患者因难以忍受疼痛而导致检查失败。4 表面EMG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目前尚无能取代针电极EMG的检测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肌电图 EMG 临床意义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