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光伏技术路线产线成本分析.docx
《4大光伏技术路线产线成本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大光伏技术路线产线成本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4大光伏技术路线产线成本分析产线投资方面,目前TOPCon电池生产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采用PECVD工艺的全产线资本支出大约在1.6亿元/GW左右,略低于LPCVD的1.7亿元/GW左右,较PERC产线(约1.3元/GW)高出3000-4000万元。PECVD与LPCVD路线的投资差距主要体现在硼硅玻璃清洗环节,LPCVD路线需要配置更多机台处理绕镀问题。未来随着设备产线规模效应提升及工艺技术进步,相关设备造价仍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相比TOPCon的10道工序,HJT仅需4道工序即可完成,包括清洗制绒、非晶硅薄膜沉积、TCO膜沉积及金属化。产线投资方面,随着町T电池各环节主流技术路线逐步确立
2、及设备国产化持续推进,设备降本速度超预期。据CPIA统计,2022年HJT路线设备投资成本已从之前最高达10亿元/GW下降至3.64亿元/GW,当前行业设备均价已降至3-3.5亿元/GW左右,未来仍有进一步下降空间。从设备价值量看,非晶硅沉积设备投资占比约50-60%,TCO膜沉积设备占比约20%,清洗制绒及丝网印刷设备占比各约10%左右。从生产工序角度而言,BC电池与PERC.TOPCon.HJT等电池路线相比最大变动在于增加图形化要求,包括:(1)在经典IBC结构中,形成叉指状排布的掺硼P型区和掺磷N型区;在TBC结构中,形成叉指状排列的P型多晶硅层与N型多晶硅层;在HBC结构中,形成叉指
3、状排列的P型非晶硅层与N型非晶硅层等;(2)对准P、N区制备正负电极。因此Be电池的生产工序需要在PERCTOPCon及町T电池工序的基础上,增加图形化相关的环节,目前产业界多采用激光法。从产线投资角度看,由于XBC电池路线较PERC、TOPCon和HJT多出了镀掩膜、激光刻蚀、激光开槽及多道清洗工序,因此需增加的设备类型包括薄膜沉积设备、激光设备及清洗刻蚀机等。由于目前BC路线整体工艺选型尚未完全稳定,仅隆基、爱旭等少数企业实现量产,产业界仍在优化生产环节以推动效率、良率的提升,因此具体的设备投资额可参考爱旭ABC组件设备投资情况。钙钛矿电池优势明显,单结和叠层钙钛矿路线都备受关注。当前钙钛矿电池的工艺流程尚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这一现状导致在设备投入方面成本颇高。不过,随着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入和工艺的逐渐成熟,其成本必然会出现大幅度下降。来源:势银光链、平安银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光伏 技术 路线 成本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