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docx
《重庆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重庆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多措并举提升消费能力、激发消费活力、挖掘消费潜力,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措施。一、促进居民就业增收(一)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打造15分钟就业创业服务圈,每年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实施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推进实施万名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适时扩围实施12个县大学生就业补贴政策。开展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三年行动,每年新增农民工就近就业30万人以上。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每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在75万人以上。实施“渝创渝新”创业扶持工程,支持符合条件的个人、小微企业分别申请最高50万元、6
2、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最高0.5%/年的担保费补贴。发展夜间经济、小店经济,推动有条件的社区打造就业工坊、就业小站,支持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积极落实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农业农村委、市财政局、重庆市税务局、市教委等)(二)多措并举促进居民增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上市公司合理合规现金分红、股份回购增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理财产品和服务。加大以工代赈资金投入,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推广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发放比例不低于财政资金的20%;加大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以工代赈力度。支持农民通过出租
3、、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合法拥有的闲置空置农房,有序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持续培育“涪陵榨菜”“荣昌猪”等全国精品品牌,促进农民增收。(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农业农村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国资委、重庆证监局、重庆金融监管局等)(三)着力解决欠薪欠款问题。常态化开展治理欠薪工作,加大欠薪案件处理力度。做好偿还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对拖欠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账款“应付快付、应付尽付”。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失信约束,完善防范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高法院、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审计局、市发展改革委等
4、)二、保障居民消费能力(四)提高养老保障能力。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落实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政策。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深化社区老年食堂可持续运营机制改革。对2025年购置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的,给予不高于实际成交价格20%的补贴,最高补贴3000元。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组建家庭医生团队,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慢病管理等医疗服务。加大对失能老人照护支持力度。推动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三年内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5%。(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等)(五)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落实国
5、家育儿补贴政策。实施儿科服务年行动,推动公立综合医院提供儿科服务。在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加大综合医院夜间儿科门(急)诊开放力度。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和托幼一体服务,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三年内城市社区普惠性托育服务点覆盖率达到60%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医保,在我市连续缴满6个月后,可享受相应的生育医疗待遇。(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财政局等)(六)强化教育支撑。扩大中心城区、区县城等学龄人口净流入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高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平均标准。提高市属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补助标准,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
6、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超前布局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前沿学科和急需专业,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责任单位:市教委、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委等)(七)提高医疗保障能力。提高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推动取消基本医疗保险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支持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参保人员近亲属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和已参保近亲属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个人负担的医药费用。完善国际医疗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人力社保局等)(八)加强重点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开展刚性支出困难
7、家庭认定,调整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向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等。(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等)三、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九)加快吸引外来消费。推动离境退税地域和规模双扩围,三年内全市离境退税商店达到200家。支持在市内免税店及重点商圈设立“重庆造”展销专区,对境外旅客消费实行增值税“即买即退”。建设入境人员综合服务中心,为来渝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探索建立境外文旅推广中心(点),开展“你好!重庆”等全球推广活动。提升外籍人员过境免办签证服务效能,联合四川省实施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鼓励境外旅游团“渝进蓉出”“蓉进渝出”。加快建设国
8、际航空门户枢纽,增设境外直飞航线。(责任单位:市商务委、重庆市税务局、市文化旅游委、市交通运输委、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市政府外办、市公安局、重庆边检总站、市委宣传部等)(十)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鼓励景区推出免票、季票等优惠。持续开展“百万职工游巴蜀”等工会文旅活动。优化营业性演出和各类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审批流程,增加可售(发)票数量。落实巡演项目首演地内容审核负责制,推行“一次审批、全国巡演”。发展演唱会经济,对引进演艺赛事活动的主办单位给予奖励。推出更多主题文旅专列,支持凭演艺赛事门票享受景区门票、餐饮、购物等优惠,延伸复合文旅消费链条。(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委、市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消费 若干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