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评价条件标准.docx
《甘肃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评价条件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评价条件标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甘肃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评价条件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科学、客观、公正评价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品德、能力及业绩贡献,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激发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型自然科学研究人才队伍,为提升我省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特制定本评价条件标准。第二条本评价条件标准适用于全省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服务的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含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第三条本系列职称包括高级、中级、初级。其中,高级职称分设正高级和副高级。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
2、级职称名称依次为: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实行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各层级职称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正高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副高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中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初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4一至十二级。第四条本评价条件标准主要评价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作出贡献人才正常晋升、作出突出贡献人才破格晋升,包括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第五条本系列初级职称(研究实习员)和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转正定级,由用人单位(无人事管理权的由单位主管部门或人事档案代理部门)对其德、能、勤、绩、廉全面考核认定,不再由评委会评审。第六条本系列符合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评价
3、办法的人才可不受专业、学历、论文、台阶等限制直接申报相应层级高级职称,由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组织评审。第二章品德条件标准第七条品德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及法律法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职业操守,严格遵守行业从业规范。坚持廉洁奉公、恪尽职守、诚实守信的职业准则。任现职以来,品德考核必须取得合格及以上等次且在单位公示无异议。第八条评价方式。品德考核由推荐单位按有关规定和程序组织实施,以定性评价为主,通过个人述职、考核测评、民意调查等方式全面考察。对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道德模范等称号的,同等
4、条件下可优先推荐申报。第九条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推荐。申报和评审环节存在业绩造假、暗箱操作、学术不端(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文献,或者捏造事实)、虚假挂名等不良行为的,正在申报的终止申报程序,已获职称资格的撤销职称资格、记入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库,并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第三章研究员能力、业绩贡献条件标准第一节能力条件标准第十条专业能力。具有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功底,科研工作能力强,研究工作积累深厚,学术造诣深,学科领域活跃度和影响力强。能够组织带领科研团队从事高水平研究工作,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创造性地解决学术问题;能够取得关键技术成果,主持科技推广项目并取得突出效益;能
5、够有效服务宏观决策或开展原创性理论研究。第十一条技术能力。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工作业绩突出,受到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或表彰;或主持省级科技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和成果登记。(二)取得具有一定影响的原创性科技成果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或提出的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被国内外学术界公认或广泛引用;或撰写的研究报告具有较高影响力;或发表的研究论文产生较大学术影响。(三)取得具有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成果;或主持的科技推广项目达到显著规模、获得突出效益;或在解决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上提出有价值的新思路、新方法;或作为第一编制人撰写省级(行业)以上技术标准;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撰写国家
6、技术标准;或作为主要发明人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四)在服务宏观决策方面有较大影响力,在咨询研究的理论方面取得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能够撰写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研究报告。(五)是本领域学术、技术带头人,具有培养、指导副高级及以下研究人员的能力。(六)作为团队负责人,具备突出的团队协作统筹能力,能有效协调团队成员分工,推动跨学科合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在重大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带领团队攻克重大技术难题,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第十二条基础学习能力与实践经历。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聘任为副研究员并从事研究工作满5年。第十三条胜任工作能力。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在合格及以上。连续年度考核合
7、格及以上等次间断的,申报当年之前连续3个年度考核必须为合格及以上。任现职期间,存在如下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一)纪检监察部门审查调查未结束或受党纪处分影响期内或政务处分期间的。(二)上次评委会评审未通过,至本次申报期间未取得新业绩的。(三)申报当年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弹性延迟退休期间的以及经批准退休的。第十四条知识更新能力。任现职以来,完成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规定的年度学习任务。第十五条学术水平能力。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在1部公开出版的本专业学术专著、译著、列入省级计划教材中撰写6万字或达到主要内容的50%及以上;或作为定额内人员
8、获得省级科技奖励二等奖以上1次;独立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的;或通过我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代表作”清单目录的代表性研究成果1项。第十六条对外交往能力。能运用外语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并能查阅外文书籍和资料,确实需要评价外语水平时,可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外语能力水平测试。第十七条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专业设计、制作、分析、课件制作等。确实需要评价计算机水平的,由评价机构或用人单位确定评价条件标准和评价方式。第十八条帮扶基层经历。除艰苦条件单位和各类企业外,其他省、市属单位中晋升高级职称的人才,任现职以来,必须有县以下基层或企业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累计1年以上的帮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自然科学 研究 系列 职称 评价 条件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