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分析报告.docx
《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分析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分析报告当前,国内外能源化工市场多维震荡,我国煤化工产业正在加速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迈进。“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煤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规模化产业体系。”中国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梁龙虎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煤制油产能保持稳定,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烧、煤制乙二醇产能小幅增长,总体运行状况不断改善。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现代煤化工四大类型产业(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烧、煤制乙二醇)的煤炭转化能力为1.38亿吨标准煤/年,煤炭转化量约1.2亿吨标准煤,替代油气当量约3810万吨。2024年,我国现代煤化
2、工营业收入合计约2026.6亿元,同比增长4.2%;利润总额约119.3亿元,同比增长178.l%o“当前,煤化工产业正处于重要窗口期。要积极谋划新格局,主动寻求新突破。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国化投资公司副总经理韩红梅表示,展望“十五五”,我国煤化工产业政策更加明确、产业格局更加清晰。巩固夯实产业根基,不断加强高端创新,深度参与全国乃至全球大竞争,促进产业质量、效益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促进产业水平再上新台阶,是我国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一、运行水平持续提升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煤化工产业形成了3.15亿吨标准煤/年的煤炭转化能力。2024年,煤化工产业实现
3、煤炭转化量约2.76亿吨标准煤,替代油气当量约1.4亿吨。其中,煤制合成氨产量、煤制甲醇产量分别占氨产量、甲醇产量的78%、84%;煤制烯烧产量、煤制乙二醇产量分别占烯煌产量、乙二醇产量的27%、34%;煤制油产量、煤制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原油产量、天然气产量的3.5%、3%o“煤化工是我国石油化工的重要补充。”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能源化工处处长朱彬彬表示,当前,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是粮食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保障,发展煤制烯烧、煤制乙二醇是我国石化原料实现多元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煤制油气产能和技术储备。朱彬彬指出,通过“十二五”时期到“十四五”时期的煤化工项目示范和升级示范,
4、我国煤化工技术装备总体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我国煤化工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大型煤气化技术逐步趋于成熟,国内气流床气化技术单炉投煤量规模已达4000吨/日,未来可进一步提升到4500吨/日至5000吨/日;固定床气化技术单炉投煤量规模已达1000吨/日,未来可进一步提升到1500吨/日至2000吨/日;气化炉单炉规模进一步扩大,边际效益递减,未来将在煤种匹配、能量回收、高负荷运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优化;国产化空分设备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杭氧集团、开封空分集团等企业的空分设备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煤化工产业运行水平持续提升。主要子产业的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煤制合成
5、氨、煤制甲醇产业在“十三五”期间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呈现良性发展态势。煤制电石、煤制乙二醇产业由于持续过剩,产能利用率一直较低;煤制油气、煤制烯煌等产业项目运营基本成熟,加上油价高位运行、国家管网改革等利好条件,运行负荷不断提升。我国煤化工产业效益不断分化。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4年,煤制油利润总额从-1亿元增长到58.9亿元;煤制天然气利润总额从-21亿元增长到17.5亿元;煤制烯煌利润总额从58亿元减少到35.3亿元;煤制乙二醇利润总额从T7亿元增长到7.6亿元。“未来,煤炭的利用形式将从分散向集中转变,利用方式将从以燃料为主向燃料和原料并
6、重转变。”朱彬彬说,“煤化工特别是现代煤化工,单体煤炭利用量大、能源利用率高、污染物脱除效率高、转化后进行远距离输送经济高效,将成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世界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大国博弈持续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快。面对国内外新形势,煤化工产业将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底气。”韩红梅说。二、发展方向绿色低碳“煤化工产业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其发展也面临挑战。”梁龙虎表示,煤化工以煤炭为化工原料,具有高碳属性,能耗和碳排放量较大。我国煤化工项目多集中在黄河流域,受生态环境容量约束。2021年10
7、月出台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为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明确了参考标准,并提出此前明确的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烧、煤制乙二醇等25个领域,原则上应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重点产品煤耗、能耗、水耗等关键运行指标不断优化,煤化工产业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4年,煤制油单位煤耗从4.9吨下降到3.7吨,
8、单位水耗从8.8吨下降到6.6吨;煤制天然气单位煤耗从3.3吨下降到2.2吨,单位水耗从8.6吨下降到6.1吨;煤制烯煌单位煤耗从6.1吨下降到4.7吨,单位水耗从15.8吨下降至15.O吨;煤制乙二醇单位煤耗从3.6吨下降到2.5吨,单位水耗从20.8吨下降到11.3吨。“与其他工业门类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是煤化工产业的特点,也是未来发展受制约的主要因素。”梁龙虎表示,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多少,主要根据下游产品的氢碳比要求而定。如果产品需要更多的氢,那么在调整氢碳比的过程中,部分碳会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因此,如果能从外部补充足够的氢气,就可以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煤化工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煤化工 产业 发展方向 分析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