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能化技术升级应用试点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和技术指标.docx
《煤矿智能化技术升级应用试点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和技术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智能化技术升级应用试点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和技术指标.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附件1煤矿智能化技术升级应用试点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和技术指标一、井工煤矿智能掘进系统(一)建设内容针对煤矿巷道掘进中超前探测距离短、掘进支护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难题,强化高精度地质探测、掘支一体化等技术装备升级,重点突破高效支护、高精度定位导航、地质精细建模等技术,提升装备成套化和系统智能化水平,实现探一掘一支一锚一运高效协同和常态化稳定运行。(二)建设目标1 .煤巷智能掘进工作面。月进尺达到1200米,正常生产期间工作面迎头100米范围内作业人员不超过6人。2 .半煤岩巷智能掘进工作面。月进尺达到500米,正常生产期间工作面迎头100米范围内作业人员不超过6人。3 .岩巷智能掘进工作面。月进
2、尺达到200米(应用TBM全断面掘进机的达到500米),正常生产期间工作面迎头100米范围内作业人员不超过6人。(三)技术指标巷道随钻动态测量探测半径不小于15米,前方200米范围内煤岩层含水性识别准确率大于85%;掘进装备整机定位精度5厘米,控制精度10厘米;实现自主截割、锚杆锚索自动施工、掘一支一锚平行作业功能,以及成套装备系统的全周期健康运维。二、井工煤矿智能采煤系统(一)建设内容针对采煤装备围岩适应性差、设备群协同性不高、常态化运行效果不佳等难题,强化采煤设备自适应截割和高阶数智开采,重点突破高精度感知、精准控制、智能决策等技术,提升智能采煤系统对地质条件适应性、开采效率和煤炭资源回收
3、率,实现生产系统自主运行和综采(放)工作面少人无人常态生产。(二)建设目标L薄及中厚煤层智能综采工作面。生产期间工作面及两端头20米范围内作业人员合计不超过2人(面内无人作业)b其中,煤层厚度L3米的工作面年产能力达到100万吨;L3米煤层厚度2米的工作面年产能力达到100300万吨;2米煤层厚度3.5米的工作面年产能力达到300500万吨。2 .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生产期间工作面及两端头20米范围内作业人员合计不超过4人(面内作业人员不超过2人卜其中,3.5米6米的工作面年产能力达到800万吨。3 .智能综放工作面。生产期间工作面及两端头20米范围内作业人员合计不超过5人(面内作业人员不超
4、过2人)b其中,工作面年产能力不低于500万吨,并满足设计生产能力。(三)技术指标实现待采煤层赋存条件透明化,建立采煤工作面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一分析一决策智能模型,综采自动截割率和自动跟机率不低于90%,支护设备参数自动调整,放煤过程自动控制、无人操作;实现智能常态化生产,大幅提升智能系统对三软煤层、薄及极薄煤层、急倾斜煤层等复杂开采场景的适应能力。三、露天煤矿智能采剥系统(一)建设内容针对露天煤矿大型关键设备国产化程度低、采运排系统协同性差、无人作业综合效率不高等难题,强化全业务流程智能协同升级,重点突破自主采装、装备协同控制、智能穿爆及排产等技术,提升多工序智能协同和装备国产化水平,实现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智能化 技术 升级 应用 试点 建设 内容 目标 技术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