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防控方案及疾病特征总结.docx
《基孔肯雅热防控方案及疾病特征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孔肯雅热防控方案及疾病特征总结.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基孔肯雅热防控方案及疾病特征总结一、基孔肯雅热疾病特征概述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与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相似。临床典型症状为急性发热、皮疹及剧烈关节疼痛,疼痛常累及手腕、踝趾等小关节,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主要流行区,近年来随人员流动增加,境外输入病例及本地传播风险显著升。二、防控工作方案核心内容(一)防控目标体系目标类别具体内容监测预警提升早期识别、诊断能力,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媒介控制有效降低伊蚊密度,清除孳生地,切断传播链医疗救治规范病例管理,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杜绝院内感染社会协
2、同构建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联动机制公众宣教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L防控工作领导小组o组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统筹制定策略、组织培训演练及督导检查。2.专项工作组职责o监测报告组:公共卫生科牵头,负责病例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信息上报;o医疗救治组:落实病例隔离治疗,执行诊疗规范;。媒介防制组:开展伊蚊密度监测,组织孳生地清理及化学消杀;O宣传教育组:通过多渠道普及防控知识。三、防控工作总结要点(一)主要成效L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建立“医疗机构-疾控中心”信息直报通道,累计培训医务人员200余人次,疑似病例识别准确率提升40%o2 .媒介控制成效显著开展社区孳
3、生地清理行动8次,清除积水容器1200余个,辖区伊蚊布雷图指数从15降至5以下(安全阈值5)。3 .医疗救治规范有序落实“一人一策”治疗方案,累计收治病例32例,均实现治愈出院,无院内感染事件发生。4 .公众知晓率提高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讲座等形式覆盖人群5万余人,居民防蚊行为形成率达85%-(二)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L现存不足o基层医疗机构检测设备不足,部分疑似病例需送上级机构复核;o居民对关节疼痛后遗症认知不足,康复指导覆盖率待提升。5 .改进措施O申请专项资金配备快速检测试剂;O联合康复科制定基孔肯雅热关节疼痛康复指南,开展患者随访管理。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强化监测网络: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增设监测哨点,扩大主动搜索范围。2 .深化部门协作:联合城管、环保部门开展季节性灭蚊攻坚行动。3 .科技赋能防控:引入无人机巡查孳生地,提高环境整治效率。本总结基于2025年度防控实践编制,相关数据及措施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调整完善,重点需持续巩固“监测-控制-救治-宣教”全链条防控体系,保障区域公共卫生安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孔肯雅热防控 方案 疾病 特征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