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防控要点及疾病特征总结.docx
《基孔肯雅热防控要点及疾病特征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孔肯雅热防控要点及疾病特征总结.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基孔肯雅热防控要点及疾病特征总一、基孔肯雅热疾病核心特征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日常接触(如咳嗽、交谈)不会感染。其典型临床表现为“三联征”:.突发高热:起病急,体温迅速升高关节疼痛:多累及手腕、脚踝等小关节,疼痛可持续数周至数月皮疹:常伴随发热出现全身性皮疹病毒潜伏期为1-12天,多数患者表现为轻症,病程约1周,但部分病例可能发展为重症。1952年首次在非洲发现,目前已扩散至全球100多个国家,我国主要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南方部分省份曾发生本地传播。二、防控工作核心策略(一)防控目标体系1 .监测预警:提高病例早期识
2、别能力,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2 .媒介控制:降低伊蚊密度,切断传播链,防止疫情扩散3 .医疗救治:规范诊疗流程,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4.健康促进:提升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二)组织管理架构工作组别牵头部门核心职责防控领导小组单位主要负责人统筹制定策略、组织培训演练、督导检查疫情监测组公共卫生科病例监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协助疾控处置医疗救治组临床科室疑似/确诊病例隔离治疗、规范诊疗媒介防制组后勤/防保科伊蚊密度监测、孳生地清理、爱国卫生运动三、关键防控措施实施(一)个人防护要点 物理防护:安装蚊帐、纱门纱窗,外出穿长袖衣裤 化学防护:使用蚊香、驱蚊剂(含避蚊胺等成分),外露皮肤
3、涂抹驱避药 环境规避:避免在树荫、草丛等蚊虫密集区长时间逗留(二)环境治理重点 清除积水:定期清理花盆托盘、废旧轮胎、水桶等积水容器,水生植物每3-5天换水洗瓶 孳生地改造:填塞竹节树洞,疏通沟渠,覆盖露天积水容器 化学消杀:必要时对蚊虫栖息地使用卫生杀虫气雾剂(三)疫情处置规范L病例管理:疑似病例立即隔离,确诊病例转定点医院,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溯源调查 .院内防控:落实标准预防,对患者分泌物、排泄物严格消毒处理 .社区响应:出现病例后启动应急消杀,开展社区健康宣教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旅行人员:前往东南亚、非洲等疫区需提前了解疫情,返回后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报告旅行史3 医疗机构:接诊发热伴关节痛患者时,需询问流行病学史,做好病例筛查 重点场所:学校、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应强化环境清理和晨午检制度当前北京市等北方地区本地感染风险极低,但仍需警惕输入性病例引发的传播风险。通过落实“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三位一体防控措施,可有效阻断病毒传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孔肯雅热防控 要点 疾病 特征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