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治心得体会四.docx
《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治心得体会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治心得体会四.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治心得体会2025年7月29日,全国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压实“四方”责任,加强基孔肯雅热疫情风险研判,采取果断防控措施,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维护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要强化区域联动和部门协同,开展多渠道监测预警,防范疫情外溢扩散和境外输入。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风险点位消杀,科学有效灭蚊防蚊避蚊。要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检验检测质控和门急诊管理,提高“早发现”能力,规范开展病例救治,全力防范重症和死亡。要加强健康宣教,规范发布疫情信息,科学引导个人
2、防护,增强公众信心。会议还就近期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部署。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应急预案,佛山市人民政府7月29日结合当前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决定启动佛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n级响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11级)、较大(In级)和一般(IV级)四级。其中11I级响应意味着影响范围较大,但尚未达到全国性或极其严重的程度,通常由省级政府主导应对,要求加强病例监测、资源调配以及公众防护等措施。根据佛山市各区的通报,截至7月31日,佛山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6000例。根据此前广东省疾控局的通报,广州、阳江、湛
3、江等超过10个市有确诊病例报告。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目前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如今该病借助气候变化与跨国旅行快速扩张版图,我国口岸也持续面临境外输入风险。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是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有急起高热、关节痛、关节肿胀、斑丘疹,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纳差、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畏光,结膜充血或出血症状。急性症状一般持续5-7天。皮疹常见于面部或四肢伸展侧。关节痛常表现为游走性疼痛,可累及多个关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孔肯雅热 疫情 防治 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