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提升学校课程教学质量.docx
《双减背景下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提升学校课程教学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提升学校课程教学质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提升学校课程教学质量一、小学课后服务的实施现状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全国上下课后服务落实情况整体良好。从宏观层面看,根据建立的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直报系统,总体而言,我们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课后服务已经得到了绝大部分教师和大多数家长的认可。值得提出的是,尽管课后服务的总体参与度高,但存在不少家长学生选择中途退出课后服务,“双减”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有诸多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新一轮的教育改革需做好长期准备。二、课后服务的常见问题分析L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仍旧较大就整个城乡两级的课后服务而言,城乡的教育资源分配明显存在分配不均匀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调研,发现城
2、区学校的课后服务兴趣课程丰富多彩,而乡村学校普遍资源匮乏,有些学校的课后服务并没有及时到位,仅仅提供作业辅导和看护托管功能,较少开展兴趣特长、体育锻炼、劳动体验等活动,存在服务内容参差不齐、有特色的服务内容偏少等问题,相比之下城乡差距较大。2 .家长观念尚未转变,“教育内卷”仍在加剧“双减”政策落地,短时间内可能很难降低家长的家庭负担。有些家长由于对“双减”政策缺乏认知,认为这是学校在“变相赚钱”,拒绝参加课后服务。有些家长由于不信任学校的课后服务质量,将其简单定义为“托管”,仍在周末为孩子安排大量补习。还有一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仍在寻求通过“一对一”私教或拼班培训,其费用甚至可能
3、超过之前的校外培训费用,不少家庭的经济负担并没有得到明显减轻。3 .教师队伍缺少研训,“质效双增”尚且存疑减轻负担不代表没有负担,如何科学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校教育需要解决好“提质”和“增效”两个难题,而学校的课后服务质量保证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尽管距离“双减”政策出台以来,许多一线教师对于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贯彻“减负”准则依旧不太确定,大多数教师还是选择布置大量的抄写作业来为保证学生书面成绩不下降。一线教师是否在常规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设计与分层作业设计,大部分教师表示尚未实行,例如,如何保持年级之间的整体性?如何制定分层标准才算是公平公正?如何设计作业才算是高质高效?这些问题都是依靠教
4、师个人难以解决的,需要整个教育系统为教师群体提供教研培训,以此为“双减”落地增添原动力。4 .评价导向尚未扭转,学生负担并未下降“双减”政策落地,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但短时间内评价导向难以彻底扭转。2020年10月,、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克服“唯分数的顽瘴痼疾。义务教育评价体系从关注学生的分数,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始走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之路。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教育评价方式仍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主,尽管新高考改革强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但“一考定终身”和“唯分数”录取的方式没有彻底改变。如今,规定小学阶段取消期中测试,只允许学校统一进行期末测试
5、,并以等级的形式公布成绩,学生一个学期的成果基本上就依靠期末考试这一个终结性评价反馈给家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为保证学生的成绩有“保障”,很难不在日常教学中穿插各种形式的纸笔测试,学生的学业负担和作业负担没能够真正地“减”下去。三、优化课后服务的策略建议为落实“双减”政策,为学生的学生负担和作业负担做“减法”的同时,家庭、学校、社会各级教育主体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加法”,以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1. 提高站位,担当“育人主阵地”使命职责。课后服务最初是为解决“三点半难题”而提出的,但现在,课后服务已经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不仅解决部分家长接学生的困难,还要吸引大多数
6、学生参加;不仅提供看管的基本服务,还要开设丰富的拓展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实现校内减负,还要成为学校教育提质增效、整体减负的重要组成。课后服务不再是简单地学校多“照顾”孩子几个小时,而是学校教育综合服务的延伸,体现出学校教育主体性角色的回归和强化。要把课后服务纳入学校办学的整体设计来谋划,课后服务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一样,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办好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课后服务的大前提。2. 主动谋划,做实“课后育人”好文章。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是“五育”并举的演练场,也是激发潜能、个性成长的活舞台。多地经验表明,服务内容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创设多
7、元时空,释放天性,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是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的一大法宝。要深入挖掘课后服务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在丰富、多彩而有温度的课后时光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评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得更有效的成长。孩子是珍贵的种子,要让每一颗种子在课后活动中绽放童年之美、生命之美,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3. 积极创新,破解“五项管理”大难题。五项管理需要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统筹。提出,“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调研也发现,大多数家长希望学生能够在校完成课后书面作业,保质保量。课后服务,学校老师在作业管理上大有作为,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引导学生质疑,帮助学生释疑,真正做到“作业不回
8、家”“知识盲点不累积”,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学足学好。课后服务让孩子动起来,足球、篮球、乒乓球、武术等学生普遍欢迎的体育活动,助力学生成为终生的运动者。4.在社会资源上做“加法”,丰富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可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整合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以多方协商、因地制宜的方式形成教育合力来优化课后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引领下同共青团、工会、社区村小组等联合开展课后服务实践活动,并吸收接纳社会团体、退休教师、能工巧匠等参与,可以利用好地方社会资源组织“家长进校园”“大学生进校园”“社会组织进校园”等课后服务拓展课程,吸纳优秀个人、优秀团体,这样既能共同塑造优质的课后服务活动,又能缓解学校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背景 开展 课后 延时 服务 提升 学校 课程 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