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关于“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孑“堤,的难群众救助修薜水平”的安能方寿(猊求毒见谴)为办好“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民生实事,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进一步提高全区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标准,同步提高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和照料护理补助标准。对18周岁前已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年满18周岁后在学制规定年限内仍在全日制高中和大学阶段连续就读的,可延续享受基本生活补贴政策。定期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流动儿童及留守儿童等提供监护状况和心理健康评估、探视巡访和心理疏导、心理干预个案等服务。二、实施内容(一)服务对象1 .全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以下称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以下称特困
2、人员)。2 .18周岁前已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年满18周岁后,在学制规定年限内,仍在全日制高中阶段(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全日制大学阶段(大专、本科、高等职业教育)连续就读的人员(以下称续发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人员)。3.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困境儿童。(二)服务内容L提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1)为低保对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最低生活保障金通过银行等代理金融机构,直接发放至低保对象家庭账户。(2)为特困人员发放特困供养金。特困供养金通过银行等代理金融机构,直接发放至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个人账户或集中供养特困人员供养
3、服务机构集体账户。(3)为特困人员发放照料护理补助。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助,根据委托照料服务协议,通过银行等代理金融机构直接支付给受托方。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助,通过银行等代理金融机构,直接发放至集中供养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集体账户。2 .落实续发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人员的保障政策。申请人向户籍所在镇(街)提出申请,经审核后提交区民政部门审批,对审批通过的,从审批当月起计发基本生活补贴,所有流程15个工作日内办结;对不符合续发条件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3 .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和探视巡访服务。(1)对2025年度新增纳入保障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三年
4、行动”新增重点关注的留守儿童和心理行为异常且有评估需求的流动儿童(以下称新增纳入儿童),开展心理健康评估,评估为中高风险的困境儿童,落实心理关爱服务,制定个案帮扶计划,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加强心理健康监测。(2)落实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困境儿童的探视巡访,加强对流动童的关爱服务,强化对家庭监护的强化对家庭监护的督促指导、家庭困难的救助帮扶、儿童权益的维护保障,为他们提供生活帮助、学习辅导、文体娱乐、心理慰藉、生活融入等服务,使他们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心灵有人抚、困难有人帮。(3)统筹发挥镇(街)民政服务站、城乡社区儿童之家等阵地作用,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困境儿童
5、常态化提供亲情陪伴、法治宣传、自护教育、思想引领服务。(4)发动“爱心妈妈”等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困境儿童提供思想引领、安全教育、家教指导、心理抚慰、个案帮扶等关爱服务。(三)服务标准L从2025年4月1日起,提高全区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1)城乡低保对象月人均保障标准:将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45元,达到980元;财政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29元,达到634元。将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50元,达到765元;财政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33元,达到513元。(2)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将城市特困人员和农村特困失能、半失能人员供养标准提高55元,达到每人每月1275元。将农村
6、特困自理人员供养标准提高65元,达到每人每月995元。(3)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特困失能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标准每人每月1500元;特困半失能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标准每人每月375元;特困全自理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标准提高10元,达到每人每月110元。2 .落实续发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人员的保障政策。符合条件的续发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人员基本生活补贴不低于散居孤儿保障标准。3 .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和探视巡访服务。(1)采取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对新增纳入儿童,开展1次心理健康评估,“一人一档”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评估为中高风险的,在家庭探访、咨询服务、爱心帮扶等方面
7、给予精准关爱,落实心理辅导、情绪疏导、心理慰藉、干预帮扶等措施。(2)探视巡访以镇(街)儿童督导员及民政服务站儿童福利工作人员、村(居)儿童主任、“童伴妈妈”为主体,充分发挥和整合运用五社联动参与探访工作,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社会力量承担相关工作。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至少每月上门探访1次,对留守儿童至少每3个月上门探访1次;对重点儿童或特殊节点应当依据相关规定,适当增加探访频次。(3)发挥“童心港湾”“儿童之家”作用,每个“童心港湾”“儿童之家”聘请一名“童伴妈妈”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困境儿童常态化提供亲情陪伴、法治宣传、自护教育、思想引领服务。(4)发动“爱心妈妈”志愿者为留守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提高 困难群众 救助 保障 水平 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