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双块式轨枕预制工艺流程 SOP.docx
《企业管理-双块式轨枕预制工艺流程 SO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双块式轨枕预制工艺流程 SOP.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工作流程会计实操文库企业管理-双块式轨枕预制工艺流程SOP一、原材料准备阶段1.1 原材料检验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检查水泥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出厂检验报告。对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等指标进行复检,安定性必须合格,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IOh,3d抗压强度不低于17MPa,28d抗压强度不低于42.5MPa0水泥应存储于干燥、密封的仓库内,避免受潮结块,不同批次的水泥应分开存放并做好标识。骨料:细骨料选用洁净、坚硬的中粗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3-3.0,含泥量不超过2%,泥块含量不超过05%0粗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粒径5-25mm,针
2、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10%,含泥量不超过1%,泥块含量不超过02%0对骨料的颗粒级配、压碎指标等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5口建设用砂*GB/T14684)标准。钢筋:钢筋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标准。进场后按批次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指标必须合格。钢筋表面应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外加剂:选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外加剂。外加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标准。使用前需进行适应性试验,确定
3、最佳掺量,严禁使用含有氯盐成分的外加剂。水:混凝土拌合用水采用饮用水或经检测合格的非饮用水,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其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要求。1.2 原材料储存与管理储存设施:水泥采用散装水泥罐储存,砂石骨料存放于封闭的料仓内,不同规格的骨料应设置隔离设施,防止混杂。钢筋存放于高于地面30cm的垫木上,并覆盖防雨布”方止锈蚀。外加剂应储存在专用仓库内,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标识与台账管理:所有原材料应设置清晰的标识牌,标明材料名称、规格、产地、进场日期、检验状态等信息。建立原材料管理台账,详细记录原材料的进场时间、数量、检验结果、使用部位等内容
4、,做到可追溯。二、钢筋加工与安装阶段2.1 钢筋加工钢筋调直与切断:采用钢筋调直切断机对盘卷钢筋进行调直和切断,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钢筋切断长度允许偏差为10mm,切断后的钢筋端头应平直,无马蹄形或翘曲现象。钢筋弯曲成型:根据设计图纸要求,使用钢筋弯曲机对钢筋进行弯曲成型。受力钢筋弯弧内直径应符合规范要求,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IO倍。弯曲成型后的钢筋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mmo钢筋焊接与绑扎:钢筋焊接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焊,焊接接头应饱满、无夹渣、无气孔,焊接质量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标准。焊接完成后,按规定进
5、行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检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钢筋绑扎应牢固,铁丝应扎紧,绑扎点应呈梅花形布置,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变形。2.2 钢筋骨架组装模具清理与涂刷脱模剂:在钢筋骨架组装前,先对轨枕模具进行清理,去除模具表面的混凝土残渣、油污等杂物,确保模具表面平整、光滑。然后在模具表面均匀涂刷一层脱模剂,脱模剂应选用优质产品,不得使用废机油等影响混凝土外观和性能的材料。钢筋骨架安装:将加工好的钢筋骨架吊装入模具内,钢筋骨架的位置应准确,其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mmo采用塑料或混凝土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骨架与模具之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管理-双块式轨枕预制工艺流程 SOP 企业管理 双块式 轨枕 预制 工艺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