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docx
《【写材料用典】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材料用典】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docx(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写材料用典】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例文】“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理论学习不仅要学而信,而且要学而用、学而行,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也是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遵循。只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才能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发展大局。(解放军报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典故】出自明代王阳明传习奈,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释义】意思是,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和行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情。【赏析】“知行合一”是明朝学者王阳明提出的哲学观点,“知
2、”是指人们的认识,“行”就是实践。他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这一观点体现了儒家伦理实用、理性的品格,强调学思结合、道德践履与个体修养的过程一致性。知行合一,是古人倡导的修身之道,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行为原则。从古至今,贤达之士一直把知行合一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重要途径,荀子倡言“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L朱熹提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L王阳明有箴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九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与行相一致,毛泽东同志撰写的重要著作实践论,其副标题即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L他在文中讲道:“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由此可见,知和行分别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和集中体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不可或缺。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当知行合一的表率,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和丰富自己,从根本上树立实践的观点,把学习所得运用于实践。用法主要适用于教育培训类、理论武装类讲话,侧重强调知行合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提高胜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写材料用典 材料 用典 知者 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