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分层练习.docx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分层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分层练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分层练习一、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李时珍经过27年研究,写成有药物一千八百多种、药方一万多个的本草纲目。这一书()A,成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C.是中国系统介绍了西医的著作D.奠定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基础2 .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他们应查阅的著作是()A.农政全书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3 .下列关于农政全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B.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C.论述了手工业生产技术D.体现了作者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4 .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A.东起鸭绿江边,
2、西至嘉峪关B.东起辽东,西至临洪C东起鸭绿江边,西至临洪D.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5 .明朝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它有四重,请问皇帝住在里面的哪一重?()A.京城B.宫城C.皇城D.外城6 .明朝时期,文学的主流是()A.小说B,戏剧C.诗歌D.散文7 .下列哪一部小说以农民起义为背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8 .昆曲艺术的顶峰时期是在()A.明朝时B.清朝前期C.清朝中期D.清朝末期(二)填空题1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 .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书中总
3、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 .明朝末年徐光启编著的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4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明朝修筑了东起、西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5 .明朝北京城有、皇城、内城和外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6明朝时期,成为全国性的剧种,代表剧目有汤显祖创作的。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代表剧目有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渐走向衰落。7.清朝道光年间,以徽剧
4、、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一一“”,后被称为“京剧”。二、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明清时期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具有创新性,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B.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多是对传统科技的总结,缺乏创新和突破C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主要集中在医学和农学领域,其他领域较少D.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彳余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还介绍了西方的水利技术。这反映了他()A.对传统农业技术的全面总结B,具有开放的视野和学习精神C.致力于弓I进西方
5、的科技成果D,对农业科技发展的独特见解3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起止地点相同都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时期A.B.C.D.4 .下列关于明清小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B.明清小说的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C.明清小说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有关D.明清小说的代表作品只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5 .京剧脸谱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脸代表忠诚正义,白脸代表阴险狡诈等。这说明京剧脸谱艺术()A.注重人物的外貌描写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是京剧表演的核心内容D.能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分层练习 21 明清 时期 科技 文化 分层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