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室安全管理制度.docx
《档案室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室安全管理制度.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档案室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档案室安全管理,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防止火灾、水灾、盗窃、泄密等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机关档案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档案室日常管理、人员行为规范、设备设施维护及应急处置等全过程。第三条档案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制。第二章人员安全管理第四条人员准入管理非档案管理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档案室,外来人员需登记身份信息并由专人陪同。档案工作人员需签订保密承诺书,定期接受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第五条操作规范严禁在档案室内吸烟、饮
2、食、使用明火或私拉电线。档案查阅、借阅需履行审批手续,严禁擅自复制、涂改、损毁档案。档案搬运须使用专用工具,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挤压。第六条离岗管理工作人员离职或调岗时,须清退所有档案资料及门禁权限。档案室钥匙实行“专人专管”,不得转借或复制。第三章实体安全管理第七条环境控制档案室温度控制在14C-24C,相对湿度45%-60%,每日记录温湿度数据。定期检查防虫、防霉、防鼠措施,档案柜内放置防虫药剂,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第八条防火防盗配备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烟感报警器,每月进行功能测试。安装防盗门窗、红外监控系统,监控数据保存不少于90天。档案柜按“防火、防潮、防尘”标准配置,重要档案实行
3、“双套制”存储(纸质+电子)。第九条设备维护空调、除湿机、消防设施等设备每月检查1次,建立维护台账。档案修复需在专用操作台进行,使用无酸化修复材料。第四章信息安全与保密管理第十条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档案存储于专用服务器,实行“三权分立”管理(系统管理员、安全员、审计员)。定期备份数据至异地灾备中心,备份介质标注密级并专柜存放。第十一条网络安全档案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外网查询需通过单向光闸传输数据。禁止使用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直接连接档案终端。第十二条保密要求涉密档案按保密法分级管理,密级标识清晰,查阅需经分管领导审批。废旧档案销毁须经鉴定,纸质档案粉碎处理,电子档案彻底擦除。第五章应急管理第十三条应急预案制定档案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火灾、水灾、地震等处置流程。每半年组织1次应急演练,留存影像记录。第十四条事故处置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预案,保护现场并上报单位负责人。灾后24小时内完成档案损失评估,72小时内提交恢复方案。第六章监督与责任追究第十五条日常检查档案室负责人每周开展1次安全自查,填写安全检查表。单位保密委员会每季度进行1次专项督查,通报问题并限期整改。第十六条责任追究因玩忽职守导致档案损毁、泄密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及领导责任。违规操作造成安全事故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直至开除处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档案室 安全管理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