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水稻生产田管技术指导意见.docx
《当前水稻生产田管技术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水稻生产田管技术指导意见.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当前水稻生产田管技术指导意见当前正值我省水稻生产的关键时期,早稻处于灌浆中后期,再生稻、中稻和晚稻分别处于孕穗-扬花期、分蕤-拔节期和秧田期。前期气温偏高、降水充足,生育进程正常,整体苗情长势良好。自7月份以来,我省进入晴热高温天气,据气象预测,9日前最高气温普遍达35-38oC,局部地区超过39,持续高温可能对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的再生稻头季、以及灌浆期的早稻造成不利影响。为夯实大面积水稻高产丰收基础,需切实抓好当前在田水稻生产田间管理工作。一、抓好早稻、再生稻中后期田管,确保丰产丰收。1 .做好水肥管理。一是早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防范极端天气对早稻灌浆结实影响,湿润灌溉管理为主,减降高温
2、对早稻产量品质影响。对处在灌浆中期、出现脱肥长势偏弱的田块,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壮粒肥,提高灌浆速率,增粒重,防早衰。二是再生稻头季:对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的田块,田间保持5-8Cnl水层,以降低穗层温度,防范高温影响。视苗情追施穗粒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氯化钾35公斤,增强植株抗逆能力,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收获前1012天,每亩普追施复合肥1015公斤、尿素510公斤作促芽肥,促再生芽早生快发。2 .加强防控适时收获。一是加强病虫防治:密切关注病虫发生趋势,对熟期偏晚、群体过旺灌浆期的早稻和孕穗至抽穗期的再生稻头季田块,要及时防控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等,减少病虫危害。二是适时收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前 水稻 生产 技术指导 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