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财源建设专项规划.docx
《“十五五”财源建设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财源建设专项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十五五”财源建设专项规划财源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也是财政工作最核心的内容。财源建设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财力支撑程度、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的保障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有更高的期盼与要求,城镇建设对财政资金有更大的渴求,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加充足的财政资金保障,财政压力与日俱增。做好财源建设工作、增加财政收入,既是财政工作的重点,也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近期,县财政局结合十五五财源建设规划,对全县财源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了解财源建设新情况,分析财源建设新问题,讨论思考解决问题新方法,为十五五财源建设规划编制夯实基础。
2、一、十四五财源建设取得成绩良好县历年来高度重视财源建设,持续加大财源投入力度,不断夯实财源基础,全县财政收入稳步增加,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十四五情况来看,财源建设总体形势较好,主要有以下特点:(一)财政经济运行平稳。2016年-2020年,全县财政收入分别实现10.2951亿元、10.1575亿元、9.4343亿元、9.6354亿元、2020年预计5.00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2.3%、-6.2%、2.13%、-51.4%,(剔除2020年特殊原因)年均增长2%。五年来,县财政收入克服经济下行和减税降费压力,财政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十四五期间地方公共财政
3、预算收支情况表单位:万元年度地方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地方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增长201610295210.60%297460-0.30%2017100575-2.30%3189307.20%201894343-6.20%35954412.70%2019963542.13%3811116%202050002-48.1%359857-5.60%(二)收入质量不断提高。2016-2020年全县税收收入在减税降费的宏观形势下实现逆势上扬,分别完成61819万元、60894万元、71335万元、72959万元、7869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Tl%、T.5%、17.15%2.28%、7.85%,近五年税收收
4、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0.1%、60.64%、75.61%、76.72%、77%,占比逐年提升,五年平均提升3个百分点,收入质量稳中有进。(三)税源培育逐显成效。2016-2020年重点税源企业分别完成税收4.37亿元、4.72亿元、5.01亿元、5.21亿元、5.32亿元,增长5%、8%、6%、6%,年均增长2%。五年来,年纳税100o万元以上的企业由10个增加到14个;年纳税费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1个增加到3个;年纳税费1亿元以上的企业产生1户,实现零的突破。(四)征管力度持续加大。征收部门不断加强收入征管力度,通过综合治税、非税收入稽查,对磷矿暨磷化工企业、建筑企业、交通运输、房
5、地产、水电等主体财源开展大规模的税收清查,同时强化土地出让金追缴,落实了多项挖潜增收措施,为应收尽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财政管理趋于规范。在省、市的统一设计、统一指导下,财政领域开展了多项改革,制度更加规范、管理更加高效。开展了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改革,提高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全省率先出台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并先后出台了专项扶贫资金、投资评审、政府采购、村级财务、培训费、会议费等多项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资金使用行为;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资金的使用导向更强、透明度更高。(六)风险防范积极有为。全面摸清政府性债务底数,甄别认定隐性债务总量。按照“停、
6、缓、调、撤”原则分类处置各类项目,减少项目投资,调减财政支出责任。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全面完成,每年节约利息支出2000万元以上。根据省财政厅债务风险评估办法测算,我县属于债务风险绿色地区,风险总体可控。二、“十四五”规划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当前全县财源建设形势虽然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一)财源建设有“三大压力”。一是政策性减收压力大。税收收入方面,近年来全面落实了增值税税率下调、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提高、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覆盖范围扩大、个税起征点提高等优惠政策,2019年全县共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1.93亿元;今年前两季度为全县市场主体减税近亿元,财政直接减收近0.9亿元。非税收入方面
7、,县持续加大了清费降费力度,十四五以来,共取消行政事业性项目25个,降低征收标准项目6个,非税收入大大减少。二是化债压力大。全县上下虽然加大了偿债资金的筹集力度,但筹集进度偏慢,化债资金总体较为紧张。计划处置的资产也没有及时处置,尤其是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目前还存在政企分离难、造血功能差、矛盾问题多等问题,进度偏慢。三是财力保障压力大。稳增长、惠民生、促改革等各项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财力保障,但全县财政资金主要是“保工资”,对重点项目经费、奖金、单位运转经费等难以确保。(二)财源建设有“三大难题”。一是财政收入增长难。产业转型压力加大,现有骨干财源乏力、替代财源不足问题进一步显现。磷化工、水电、
8、烟叶等传统产业支撑作用减弱,税收将延续低(微)增长;生态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总量偏小、比重偏低,对经济和财政的支撑作用不够,难以弥补传统产业回落带来的影响。加上目前要继续巩固减税降费成效,为企业减负减压,除了土地增减挂钩土地交易收入外,我县无其它明显增长点,财政增收的空间不断压缩。二是财政平衡压力大。近年来,“三保”支出刚性增长因素多、增长快,落实五项奖励、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乡镇工作补贴、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政策叠加,还有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教育、卫生、社保等重点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刚性支出大幅度增加,收支矛盾更加突出。20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财源 建设 专项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