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氨溶液、氨水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CAS号1336-21-6.docx
《2025《氨溶液、氨水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CAS号1336-2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氨溶液、氨水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CAS号1336-21-6.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氨溶液第一部分化学品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氨溶液;氨水化学品英文名:ammoniawater;aquaammonia;ammonia,aqueoussolution分子式:H5NO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35.06化学品的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药工业,纱罩业,晒图,农业施肥等。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GHS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I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防范说明:
2、预防措施:避免接触眼睛、皮肤,操作后彻底清洗。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禁止排入环境。事故响应:如吸入: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持利于呼吸的体位。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水冲洗皮肤、淋浴。污染的衣服须洗净后方可重新使用。眼睛接触:用水细心地冲洗数分钟。如带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则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食入:漱口。不要催吐。收集泄漏物。安全储存:上锁保管。废弃处置:本品及内装物、容器依据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物理和化学危险: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喘
3、息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其蒸气,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J混合物组分浓度CASNo.氨溶液1336-21-6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0就医。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5IOmir1。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对保护施救
4、者的忠告:根据需要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对医生的特别提ZF:对症处理。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状水、砂土灭火。特别危险性:易放出氨气,温度越高,放出气体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燃烧生成有害的氮氧化物。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人员戴正压自给:前严禁接触破裂I本文档为Word可编辑版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泄漏物水印为图片遮盖,为防止内容被爬取,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E其他不
5、燃材料吸I下载后直接删除图片即可全部使用。容。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2C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氨溶液、氨水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2025 溶液 氨水 安全技术 说明书 MSDS CAS 1336 21
